海南省白沙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堂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2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2.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鲁智深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但过于鲁莽,没有粗中有细的性格。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2.字词书写(共1题)

3.
将下列文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诗歌鉴赏(共1题)

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小题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陈寿《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________
【小题2】甲段中加线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_______ ;“身”的意是__________ 
乙段中加线词语“不毛”意思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小题5】“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________,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
【小题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两个即可)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卢新宁
亲爱的同学们:
①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②跟你们一样,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 ,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④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⑤我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⑥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大学会不会像有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⑦我有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同事,在谈到社会、时代时,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适应,而是坚守。”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的一张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⑧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如此,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⑨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⑩谢谢大家!
(时间:2012年7月1日;地点:北京大学;卢新宁,女,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06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小题1】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⑥段中“粉碎机”这个词语是指具有否定、解构能力的怀疑心态。
B.⑦段中作者引用了同事的话,“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适应,而是坚守”。这里的“适应”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坚守”就是坚持正确的东西,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等。
C.从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演讲稿;本文议题比较严肃,但是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D.在演讲中,演讲者以学姐的身份,真情投入,联系自己和在座同学的学习生活,对比当今和过去,深刻地分析了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精辟论述了北大中文系学生最需要的思想品质,这对我们也很有启示。
【小题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3】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照片上的那群知识分子?阅读⑦段,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你思想上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6.语言表达(共1题)

7.
(2016年中考山东临沂卷)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山东

7.其他(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kuò)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zhě)君和我一同受用!(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① kuò 改为_______    ② zhě 改为_______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天生  深信B.生平 信服C.天生  信服D.生平 深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