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6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朝、唐朝、明朝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辛亥革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贡献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具体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主要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总趋向。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 二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三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哪一句话高度地的概括了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3.
根据提示完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有关问题: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上崛起了哪几股新兴力量?(至少例举三点)
(3)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

2.论述题(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748年,盂德斯鸠发表了通过27年的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我国旧译为《法意》),他在这部书巾阐述的政治思想,在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卢梭指出:压迫者是靠暴力进行统治的,但是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被剥夺了自由的奴隶终究会起来反抗的。人民是可以用暴力推翻暴君的

——《世界史·近代史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传播与革命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21题)

5.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6.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B.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C.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D.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7.
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A.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
B.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C.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D.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8.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
A.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
B.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
D.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
9.
不丹,清政府文书译为“布噜克巴”,是清代在喜马拉雅南麓的藩属。1864年,英印从孟加拉和阿萨姆两路进击不丹,最终不丹不敌。根据1865年和约,不丹交出与印度交界的18个山口,割让噶伦堡给英国。英印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野心
B.暴露了英国企图谋求南亚的霸权
C.加剧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边疆危机
D.违反了当时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
10.
列宁曾说:“巴黎公社最终结束了这一资产阶级改革的发展过程,只是由于无产阶级的英勇,共和制这种最明显地表现出阶级关系的国家组织形式才得以巩固起来。”这表明
A.工人斗争推动了法国共和制度的建立
B.法国共和观念孕育于无产阶级革命中
C.巴黎公社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制度建立
11.
《共产党宣言》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D.建立如圣西门所说的理想王国
12.
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①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一小股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的,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5.
日内瓦会议后,***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6.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地区冲突成为世界主流
C.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
D.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17.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18.
阿尔贝蒂(1404—1472年)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这位佛罗伦萨的贯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
A.表明其成就的影响巨大
B.第一次认识到人的重要
C.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
D.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思潮
19.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20.
下表列出了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
年代
人物
贡献
年代
人物
贡献
1895
伦琴
发现X射线
1900
维拉德
GAMMA射线
1897
汤姆
发现电子
1901
考夫曼
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1898
居里夫妇
钋和镭
1902
勒那德
光电效应基本规律
 
这些发现
A.弥补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B.宣告了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理论的诞生
C.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
D.促使人们冲破原有物理学理论的框架
21.
近代一些感时忧世之士主张:“廷精于中西学者,广译西国有用之书,贱价出售,以广流传,使咸识格致之妙用然后迂腐之见化,然后诽谤之风……朝野一心,人无间言。”下列主张属于“感时忧世之士”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C.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
D.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22.
1940年初.***撰文指出:我们高举新三民主义的旗帜,其关键在于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内涵。这一表述反映当时
A.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巨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定发展
C.国内抗战形势发生较大变化
D.党派政权之争大于民族利益
23.
如果对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文稿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排列正确的是
①《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④《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4.
进入20世纪以后,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欧美画追求形象、逼真、写实的技法,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20世纪后现实主义画派盛行
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D.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和“色”
25.
“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
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4.选择题(共5题)

26.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紧密相连

27.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紧密相连

28.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判断对错)

29.

如图为中国气候资源类型等级图(每个地区气候资源类型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数为水分,中间一位数为热量,右边一位数为光照,数字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0.

如图为中国气候资源类型等级图(每个地区气候资源类型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数为水分,中间一位数为热量,右边一位数为光照,数字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