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1.
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研学旅行”地理考察活动在高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如图所示),以下对该发现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
B.三叶虫由海洋迁徙到高山地区,不适应陆地环境所以灭绝 |
C.三叶虫生活的海洋环境现在变成了陆地,说明海陆变迁 |
D.三叶虫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 |
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小题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下列哪个情况最不正确( )


【小题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①④ | D.③②①④ |
A.交通拥挤 | B.受教育条件较好 | C.住房紧张 | D.④的空气质量比②好 |
3.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面的四幅标志图中,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 )
【小题2】如果两国之间产生贸易纷争,最好是选择哪个国际组织去协助调解( )
【小题1】上面的四幅标志图中,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4.
读世界局部气候分布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是( )
【小题2】图中地区等温线分布总趋势是( )
【小题3】乙地气温与周围地区相比明显偏低,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A.由南向北逐渐递增 | B.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
C.由东向西逐渐递增 | D.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洋流因素 | D.地形因素 |
5.
读图,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地气温特点是:( )
【小题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小题1】A地气温特点是:( )
A.终年高温 | B.夏季高温 | C.四季如春 | D.终年严寒 |
A.4月 | B.7月 | C.8月 | D.12月 |
6.
读图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小题2】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小题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粮食问题 | B.气候问题 | C.人口问题 | D.环境污染问题 |
A.人口老龄化 | B.劳动力不足 | C.国防兵员不足 | D.社会资源产生压力 |
7.
世界人口学家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了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 )
【小题2】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 )
A.不断减少 | B.保持平衡 | C.不断增多 | D.先减少后增多 |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
B.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少 |
C.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好,不存在人口问题 |
D.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远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数 |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宗教建筑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甲所示宗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宗教建筑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犹太教的宗教建筑物 | B.图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物 |
C.图丙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物 | D.图乙是道教的宗教建筑物 |
A.该宗教的信仰人数世界最多 | B.该宗教的起源地在亚洲 |
C.信仰该宗教的人可以结婚 | D.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
11.
小宁同学到欧洲部分国家游历后发现,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从英国南部往东至俄罗斯西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据此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墙壁厚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小题2】图中所示区域中①、②两地相关的地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小宁同学根据游历欧洲所写的日记,你认为可信的有( )
①.欧洲当地居民肤色浅白,以白色人种为主 ②.欧洲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③.欧洲民众广泛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亚洲 ④.欧洲西临太平洋,航运发达

【小题1】导致墙壁厚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降水量 | B.温度 | C.地形 | D.河流 |
A.①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 B.②大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
C.①大洋地跨南北两个半球 | D.②大洲与非洲接壤 |
①.欧洲当地居民肤色浅白,以白色人种为主 ②.欧洲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③.欧洲民众广泛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亚洲 ④.欧洲西临太平洋,航运发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2.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一座跨伶仃洋大桥,是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所示),堪称“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通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建成后连接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小题2】港珠澳大桥所跨越的伶仃洋归属的海域是( )
【小题3】关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4】大桥施工不可能会遇到的的自然障碍的是:( )
【小题5】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都在海面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是海底隧道,这主要是为了

【小题1】港珠澳大桥建成后连接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香港、澳门、珠海 | B.澳门、香港、广东 |
C.香港、台湾、澳门 | D.澳门、广西、香港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A.香港拥有充足的资金 |
B.内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广大 |
C.香港人口稠密,有众多廉价劳动力资源 |
D.香港和内地在经济发展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
A.台风 | B.地震 | C.风浪 | D.泥石流 |
A.方便大型轮船通行 | B.缩短通行距离 |
C.避开台风的威胁 | D.使旅客有多种风景体验 |
2.填空题- (共4题)
13.
读图:填出字母和数字所对应的名称以及分界线。

(1)七大洲:
A______ B______C______ D______E______ F______ G______
(2)四大洋:
①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_
(3)大洲分界线:
A和E ________ B和G ________

(1)七大洲:
A______ B______C______ D______E______ F______ G______
(2)四大洋:
①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_
(3)大洲分界线:
A和E ________ B和G ________
14.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31 年7月16日,船员们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航行时,发现西西里岛南面的地方,海水沸腾,发出隆隆的雷声,并升起了蒸汽烟柱。一周后,船员又经过这里发现这个地方新添了一座8米高的小岛,蒸汽烟柱还在喷发着,火红的熔岩从顶部流淌下来。又经过了一周,发现小岛已经高出水面20多米了。奇怪的是4个月后小岛消失不见了。
后来曾多次出现和消失,所以人们叫它“幽灵岛”

(1)六大板块中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幽灵岛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多_____、______现象。
(3)幽灵岛是一个_________岛屿(成因),它的多次出现和消失是_______运动的结果。
材料 1831 年7月16日,船员们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航行时,发现西西里岛南面的地方,海水沸腾,发出隆隆的雷声,并升起了蒸汽烟柱。一周后,船员又经过这里发现这个地方新添了一座8米高的小岛,蒸汽烟柱还在喷发着,火红的熔岩从顶部流淌下来。又经过了一周,发现小岛已经高出水面20多米了。奇怪的是4个月后小岛消失不见了。
后来曾多次出现和消失,所以人们叫它“幽灵岛”

(1)六大板块中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幽灵岛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多_____、______现象。
(3)幽灵岛是一个_________岛屿(成因),它的多次出现和消失是_______运动的结果。
15.
读图:完成填空。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________和________。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____地。
(3)A地_______月份气温最高。________月份降水最少
(4)A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南、北)半球。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________和________。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____地。
(3)A地_______月份气温最高。________月份降水最少
(4)A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南、北)半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