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4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十九世纪中叶前,清政府的财政基本上承袭了唐宋元明以来大一统的“王朝财政”架构。太平天国起事后,各省当局军费支出庞大。庚子以后,面对筹款的压力和各省财政紊乱的局面,传统开源节流的做法难以显效。……宣统元年开始,度支部督责各省清查财政,并在此基础上试办西式预算。自宣统三年上半年起,实行按国家收支分类编制法,“入款则以田赋、盐务等为纲,出款则以外交、民政、财政、军政等为纲,眉目厘然,渐合绳尺。”与此同时,特别预算制度、预备金制度等预算制度也已经建立起来。
早期移植西式预算制度实践,均系解决财政困境的一种权宜之计。与欧洲诸国相比,这些“预算制度”尚停留在雏形阶段。这些新举措尚不能充分发挥理财新制的成效。
——摘编自刘增合《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晚清财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财政改革。
2.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其中“东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复兴的近代科学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教”主要有哪些?及“复兴的近代科学”主要表现为哪些领域的成就?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中国,未能将其“变成……手段,变成……杠杆。”?
材料三 欧洲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这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3)依据材料分析,伏尔泰认为“奉行儒学的中国”为法国人提供的“榜样”指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伏尔泰推崇儒学的目的是什么?

2.单选题(共16题)

3.
“此时(《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的身份接受国王领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此时英国:
A.国王仍然拥有绝对权力
B.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拥有部分行政大权
D.国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4.
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则将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修改后的奋斗目标,表明中共:
A.第一次确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放弃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正确的认识
D.是一个比较幼稚的无产阶级政党
5.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下列关于这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虎门销烟
B.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D.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6.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7.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
A.人地矛盾的显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8.
“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是指
A.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传播宗教
B.“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D.资产阶级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9.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此说法主要是
A.否定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B.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指出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实质
D.看到了洋务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10.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11.
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12.
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③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
④“知识就是美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14.
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思想的不足,其表现是
A.彻底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彻底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C.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
D.掀起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15.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16.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B.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
17.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比奴隶的地位有所提高
18.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
A.洋务运动失败
B.中国近代化渐成
C.列强资本输出步伐放缓
D.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