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2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公民掌握。’,
——伯里克利演讲词
材料三“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2火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护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犷长存。”
——1863年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
材料四“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形于事实。现在欧美既是成立民国,实现民权,有了一百五十年,中国古人也有这种思想,所以我们要希望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乐,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
——孙中山演讲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基本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在根本目的上的区别。(4分)
(2)材料三中林肯所说“新的国家”后来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新之处?指出古希腊与美国在民主形式上的主要不同。(5分)
(3)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分析它与材料一、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中,帝国的儒家传统捍卫者们采用了新儒家方法来区分“体”和“用”,以制定出一个实用性的西化保守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五四期间许多年轻思想积极分子认为拯救中国取决于彻底拒绝传统——“关闭孔家店”,并且全面拥护“民主先生”和“科学先生”为形式的新启蒙道路。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年以后又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看法开始流行,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一旦纳入苏联轨道就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力图把现代化转变为非文化性的功用,一种意识形态中立的技术,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主义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与之相比,材料二中“年轻思想积极分子”所倡导的“新启蒙道路”有何进步之处?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在性质上有何不同?据材料指出两者存在的相同局限。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既定模式”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与世界联系两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单选题(共12题)

3.
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红色旅游路线,其中描述正确且符合“到革命老区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这一主题的是
A.第一站B.第二站
C.第三站D.第四站
4.
下图是1942年美国的一幅“二战”宣传画。对其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中美两国结成同盟
③中国军人为民族独立而战
④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一位档案员在整理建国以来的资料时,不慎打翻了柜子,各种资料散落一地。下图为其中部分资料,请你按时间顺序正确归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6.
唐朝诗人李华有诗道:“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这反映了
A. 都江堰良好的灌溉效果
B.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象
C. 关中平原水稻种植的情况
D. 华北平原适宜的气候条件
7.
下列对下图相关信息的解读分析,最准确的是
A.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B.1500一1600期间的物价上升加速了社会分化
C.《权利法案》颁布后,物价迅速上升
D.工业革命期间,物价保持稳定
8.
某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讲的规律。遵循该观点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应是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B.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C.政府干预,加强计划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9.
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 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
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10.
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粮食总产值净增量
年均粮食增长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
1025.4亿公斤
495亿公斤
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1.
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这意味着德意志地区
A.路德教合法化
B.天主教销声匿迹
C.宗教迫害不复存在
D.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12.
明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双峰堂刊刻、贩售的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插图多达1216幅(下图为其中一幅)。由此推断,该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最有可能是
A.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
B.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C.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
D.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13.
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14.
某一艺术表现形式是这样的,“画面以物象为原形,但实际上已经破坏和重构了原形”。该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是
A.莫奈B.贝多芬
C.凡高D.毕加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