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刺史是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积久成制。
材料二 美国政府外部监督形式主要有:一、议会监督议会制定基本法律,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二、司法监督法院的判例对审理同类安检具有约束力三、公众监督法律要求行政机关要随时公开除法律规定应当保密之外的行政活动。美国政府内部监督形式主要有:一、联邦对州的监督设立联邦执行机构,通多预算管理来实现对州的监督二、行政考核对本级政府所属各行政部门进行考核三、独立检察官的监督对各级行政监督四、法制监督开展行政法庭审判活动,听证办公室举行的听证等五、程序监督严格按照行政法规定的程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与两汉刺史制度相比,指出美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材料一 刺史是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积久成制。
材料二 美国政府外部监督形式主要有:一、议会监督议会制定基本法律,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二、司法监督法院的判例对审理同类安检具有约束力三、公众监督法律要求行政机关要随时公开除法律规定应当保密之外的行政活动。美国政府内部监督形式主要有:一、联邦对州的监督设立联邦执行机构,通多预算管理来实现对州的监督二、行政考核对本级政府所属各行政部门进行考核三、独立检察官的监督对各级行政监督四、法制监督开展行政法庭审判活动,听证办公室举行的听证等五、程序监督严格按照行政法规定的程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与两汉刺史制度相比,指出美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同时代女性的审美标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表中审美标准的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不同时代女性的审美标准
时间 | 年代 | 标准 |
1900年~1930年 | 释放时代 | 西方社会生活方式传入中国,流行的旗袍与宽袍大袖关系很渺茫了,衩高及臀、腰身婀娜,女性主张“剪发、读数、参政”刘半农给女人早了一个“她”女性提倡放脚剪发、自由恋爱 |
1950年~1976年 | 奉献时代 | 领袖发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号召,女性走出家庭桎梏,有了自己的事业,愿意把青春和美丽奉献给最爱的人,女性的社会化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
1977年~2015年 | 浮夸时代 | 标准美女没了,个性与魅力才是王道,超女来了,李宇春体现了颠覆性审美观的胜利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表中审美标准的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及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具体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的改革并分析其共同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及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具体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的改革并分析其共同原因。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站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凡尔赛会议,其中就提出要建立一个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但最后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因北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一一据岳麓版教材《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改编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之所以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的依据,目的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
(2)根据材料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终结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站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凡尔赛会议,其中就提出要建立一个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但最后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因北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一一据岳麓版教材《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改编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之所以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的依据,目的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
(2)根据材料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终结果。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爱因斯坦曾在l939 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警告德国可能在制造原于弹,并提出美国也应该制造原子武器。这一建议让他懊悔终生,并促使他致力于销毁核武器的运动。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中外历史人物评(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可以想象到,如果镭落在恶人的手中,它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东西。这里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知晓了大自然的奥秘是否有益于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是裨益呢,还是它将有害于人类。诺贝尔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烈性炸药可以使人们创造奇迹,然而它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战争的罪魁们的手中就成了可怕的破坏手段。我是信仰诺贝尔的人们当中的一个,我相信,人类从新的发现中获得的将是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危害
——居里夫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爱因斯坦对核武器认识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爱因斯坦曾在l939 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警告德国可能在制造原于弹,并提出美国也应该制造原子武器。这一建议让他懊悔终生,并促使他致力于销毁核武器的运动。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中外历史人物评(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可以想象到,如果镭落在恶人的手中,它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东西。这里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知晓了大自然的奥秘是否有益于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是裨益呢,还是它将有害于人类。诺贝尔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烈性炸药可以使人们创造奇迹,然而它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战争的罪魁们的手中就成了可怕的破坏手段。我是信仰诺贝尔的人们当中的一个,我相信,人类从新的发现中获得的将是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危害
——居里夫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爱因斯坦对核武器认识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单选题- (共4题)
6.
回顾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对该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抗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
B.抗日战争提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C.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
D.抗日战争促成了国共合作 |
7.
唐代实行科举制,但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是“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则“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
B.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D.工商业者对政治形势的影响力增强 |
8.
下表是近代中国1873 一1910年农产品出口比例表,数据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
| 1873年 | 1883年 | 1893年 | 1910年 |
农产品出口总额(万元) | 286.6 | 2844.2 | 8949.6 | 23195.7 |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 2.6% | 15.6% | 26.8% | 39.1% |
A.农业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岛 |
B.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