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18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在近代,英国、美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体?
(3)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哪一年?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2.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改革。请回答:

(1)除70年代末的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外,在20年代初的苏俄、30年代初的美国,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列宁和罗斯福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
(2)美国的这种改革对当时美国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产生怎样的影响。
(3)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三个伟人面对困境所进行的改革,体现了他们哪些可贵的品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2.单选题(共14题)

4.
在英国和法国实行宪政(民主政治)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
A.最终都确立了人民民主政体B.民主与专制进行了曲折而复杂的斗争
C.都是通过改革而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D.都受到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5.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
6.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是
①八七会议
②秋收起义
③南昌起义
④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7.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
A.祖国大陆与台湾
B.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
D.中共与各民主党派
8.
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三点放在一起,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世界
A.社会主义失败B.国家呈变多、变小的趋势
C.战争威胁削弱D.多极化趋势
9.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10.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11.
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首航美洲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2.
下列主张属于洋务派的应是
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C.“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D.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13.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春天”的景象,但这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原因是
A.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B.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在沿海地区
C.中国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变化D.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14.
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屈原
15.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6.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17.
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它的作品
A.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小说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3.选择题(共2题)

18.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
19.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