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在近代,英国、美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体?
(3)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哪一年?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在近代,英国、美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体?
(3)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哪一年?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2.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改革。请回答:



(1)除70年代末的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外,在20年代初的苏俄、30年代初的美国,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列宁和罗斯福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
(2)美国的这种改革对当时美国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产生怎样的影响。
(3)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三个伟人面对困境所进行的改革,体现了他们哪些可贵的品质?



(1)除70年代末的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外,在20年代初的苏俄、30年代初的美国,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列宁和罗斯福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
(2)美国的这种改革对当时美国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产生怎样的影响。
(3)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三个伟人面对困境所进行的改革,体现了他们哪些可贵的品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 元 明前期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清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18至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 清 | |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2.单选题- (共14题)
4.
在英国和法国实行宪政(民主政治)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
A.最终都确立了人民民主政体 | B.民主与专制进行了曲折而复杂的斗争 |
C.都是通过改革而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D.都受到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
5.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南京条约》 |
D.《胶澳租界条约》 |
10.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13.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春天”的景象,但这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原因是
A.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 B.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在沿海地区 |
C.中国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变化 | D.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
15.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
16.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 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 |
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 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
17.
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它的作品
A.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
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
D.用小说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