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1535年,西班牙在墨西哥城就建立造币厂,大量生产银币,从17世纪起,这种银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世界近现代货币体系发展的信息。(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1535年,西班牙在墨西哥城就建立造币厂,大量生产银币,从17世纪起,这种银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世界近现代货币体系发展的信息。(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政制遽变,松解了政治对文化的刻板控制,造成了文化相对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为中国社会的价值重建工作提供了某些便利。袁世凯发布《崇孔伦常文》之后,康有为随之筹建孔教组织,并积极推广中国式宗教。这激起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对价值重建问题的关注。然而,1915年前,一批新的思想家正在悄悄聚拢,更大的思想风暴已经临近。
材料二 然而,《新青年》同人显然无法解答:如果不进行社会改造,新道德、新人格、新价值又如何实现?整个新思想的实现,似乎愈来愈有赖于社会改造本身。《新青年》同人棘手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他们无一例外地把欧美当作人本主义、个性自由的典范,然而1918年大战结束后的欧洲却呈现出近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衰败现象。不少思想大哲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带给梁启超、张君劢的是新保守主义的强化,而对《新青年》同人则意味着一种范式危机。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指出“思想风暴”的兴起背景和主要使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同人们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困境又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 辛亥革命政制遽变,松解了政治对文化的刻板控制,造成了文化相对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为中国社会的价值重建工作提供了某些便利。袁世凯发布《崇孔伦常文》之后,康有为随之筹建孔教组织,并积极推广中国式宗教。这激起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对价值重建问题的关注。然而,1915年前,一批新的思想家正在悄悄聚拢,更大的思想风暴已经临近。
材料二 然而,《新青年》同人显然无法解答:如果不进行社会改造,新道德、新人格、新价值又如何实现?整个新思想的实现,似乎愈来愈有赖于社会改造本身。《新青年》同人棘手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他们无一例外地把欧美当作人本主义、个性自由的典范,然而1918年大战结束后的欧洲却呈现出近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衰败现象。不少思想大哲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带给梁启超、张君劢的是新保守主义的强化,而对《新青年》同人则意味着一种范式危机。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指出“思想风暴”的兴起背景和主要使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同人们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困境又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哪些变化?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DDT大事记
材料二 《寂静的春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威廉·道格拉斯大法官称颂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根据360百科“寂静的春天”条改编
(1)《寂静的春天》出版,立即引起许多人的强烈不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寂静的春天》一书最终能够使DDT在美国被禁止的原因。
(3)DDT的应用和被禁止折射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的认识。
材料一 DDT大事记
时间 | 基本情况 |
1939年 | 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DDT及其毒性。 |
二战时 | 美国军队中,疟疾病人多达一百万,特效药金鸡纳供不应求。后来,有赖于DDT消灭了蚊子,疟疾才得到有效的控制。 |
1948年 | DDT的发展者米勒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958年 | 女作家蕾切尔·卡逊接到一封朋友的来信。信中写道,一架喷洒DDT的飞机飞过她的私人禽鸟保护区上空,结果她的许多鸟儿都死了,卡逊逐渐“意识到必须写一本书”,并立即着手写作。 |
1962年2月 | 1962年,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该书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表明DDT破坏了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 |
1962年2月以后 | 报纸上开始连载卡逊的作品,引发了五十多家报纸的社论和大约二十多个专栏的文章;化学工业界、农场主、某些科学家和杀虫剂产业的支持者对卡逊展开攻击,包括人身攻击;公众的高度关注导致了政府的介入,肯尼迪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进行调查,结果完全证实了卡逊的论题正确,该委员会要求立即减少DDT的施用直至最后停用。 |
1963年 | 卡逊前往国会作证,得到参议院的高度肯定;受其影响,美国限制使用多种杀虫剂。 |
1972年 | DDT正式在美国被禁止使用。 |
材料二 《寂静的春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威廉·道格拉斯大法官称颂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根据360百科“寂静的春天”条改编
(1)《寂静的春天》出版,立即引起许多人的强烈不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寂静的春天》一书最终能够使DDT在美国被禁止的原因。
(3)DDT的应用和被禁止折射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的认识。
3.单选题- (共6题)
4.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 |
B.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 |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 |
D.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 |
5.
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787年美国宪法( )
A.在政府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
B.确立了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
C.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
D.设立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 |
6.
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交流 |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
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 |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
7.
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都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
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
8.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
D.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