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是与工场手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相适应的经济学说和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寻求联合,先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却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曾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都被戴高乐否决,戴高乐担心英国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经过,几年的努力,英国1973年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何梦吉《英国脱欧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加人欧共体的背景。
材料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2.单选题- (共27题)
被告发的将军 | 罪名 | 审理机构 | 审判结果 | 审判时(公元前) |
伯利克里 | 挪用公款 | 陪审法庭 | 罚款 | 430-429 |
修昔底德 | 叛国 | - | 缺席审判,死刑 | 424 |
埃及纽斯海战的8位将军 | 未打捞战士尸体 | 公民大会 | 8人判死刑(6人被处死, 2人缺席审判) | 406 |
提莫马库斯 | 叛国、盗用公款 | 陪审法庭 | 缺席审判,死刑 | 360 |
提莫修斯 | 叛国,受贿 | 陪审法庭 | 罚款 | 356 |
A.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 B.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
C.公民有依法审判的权利 | D.公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
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
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 |
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 |
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 |
A.民主共和是必然趋势 |
B.帝国政体是国情使然 |
C.对外战争已不可避免 |
D.法美两国的国情迥异 |
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 |
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
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
A.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践踏民主体制,是历史的反动 |
B.蒋介石专制独裁错过了建立民主体制的历史机遇 |
C.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是历史的产物 |
D.在当时民主和专制独裁斗争激烈 |
A.工人运动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
B.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工人运动 |
C.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
D.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
B.“一国两制”受到台湾政府高层的认可 |
C.“九二共识”得到全方位体现 |
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A.另起炉灶 |
B.一边倒 |
C.不结盟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A.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
C.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
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
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
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
A | 闭关锁国 | 清朝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 | 重农抑商 | 自战国以来的一种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和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 |
C | 朝贡贸易 | 自秦以来中外贸易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外国朝贡与中外贸易相伴进行,中国人大量输出商品换取巨额税 |
D | 铁犁牛耕 |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汉代走向成熟 |
A.A |
B.B |
C.C |
D.D |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 | 808 | 669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新兴钢铁业发展迅速 |
B.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 |
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
A.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 |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 |
C.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 |

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
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A.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孤立状态 |
B.与市场、商品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 |
C.趋于破产并将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
D.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
核心素养 | 内涵 |
时空观念 |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
史料实证 |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
历史理解 |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
历史解释 |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
历史价值观 |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
A.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
B.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
C.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
C.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
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
A.天赋人权思想 |
B.人类意识觉醒 |
C.信仰自由理论 |
D.民主制度诉求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
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
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
A.完全不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实情 |
B.否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C.合乎中国“礼法合一”文化传统 |
D.揭示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倾向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A.科学革命促使启蒙运动展开 |
B.理性思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
C.牛顿力学体系成为科学基础 |
D.欧美开始迈入近代科学时代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 |
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
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
B.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
C.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
D.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 |
3.选择题- (共3题)

个位上的数是{#blank#}1{#/blank#},十位上的数是{#blank#}2{#/blank#},{#blank#}3{#/blank#}个十和{#blank#}4{#/blank#}个一是{#blank#}5{#/blank#}。
变频空调机
空调机中有被称为“冷媒”的物质,利用它的物态变化可以实现室内、室外热量的转移,如图所示是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对气态“冷媒”加压,并使“冷媒”在管内循环,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冷媒”的流量越大,空调机的制冷能力就越强.
压缩机的转速由供电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是与传统供电频率不变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与“定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机的变频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供电频率,从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达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
变频空调机开始工作时,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当室内温度快速降至设定温度后,压缩机随机处于低速持续运转状态,维持室温基本不变.
表一表示某型号变频空调机的“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二表示该型号变频空调机部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空调机从密闭区域内去除热量的总和;能效比是空调机在额定状态工作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
表一:
频率f/Hz | 30 | 50 | 70 | 90 | 110 | 130 |
流量Q/kg•h﹣1 | 38 | 72 | 106 | 140 | 174 | 208 |
表二
最小 | 额定 | 最大 | |
输入功率/W | 130 | 700 | 1400 |
制冷量/W | 650 | 3600 | |
能效比 | ﹣ | 3.8 | ﹣ |
变频空调机
空调机中有被称为“冷媒”的物质,利用它的物态变化可以实现室内、室外热量的转移,如图所示是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对气态“冷媒”加压,并使“冷媒”在管内循环,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冷媒”的流量越大,空调机的制冷能力就越强.
压缩机的转速由供电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是与传统供电频率不变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与“定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机的变频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供电频率,从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达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
变频空调机开始工作时,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当室内温度快速降至设定温度后,压缩机随机处于低速持续运转状态,维持室温基本不变.
表一表示某型号变频空调机的“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二表示该型号变频空调机部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空调机从密闭区域内去除热量的总和;能效比是空调机在额定状态工作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
表一:
频率f/Hz | 30 | 50 | 70 | 90 | 110 | 130 |
流量Q/kg•h﹣1 | 38 | 72 | 106 | 140 | 174 | 208 |
表二
最小 | 额定 | 最大 | |
输入功率/W | 130 | 700 | 1400 |
制冷量/W | 650 | 3600 | |
能效比 | ﹣ | 3.8 | ﹣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