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对议会权力的认可;1689年的《兵变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国王对军队的控制权;1694年的《三年法》则规定,一届议会为期最多不得超过3年,并且每3年之中必须至少召开一次议会……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787年,国民议会起草了新的政权体系蓝图——《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其中强调了个人权利。美国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部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英国代议制政体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的个人权利有哪些。为保障个人权利,这部宪法规定美国实施怎样的政治体制?
(3)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近代代议制政体的共同特征。
材料一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对议会权力的认可;1689年的《兵变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国王对军队的控制权;1694年的《三年法》则规定,一届议会为期最多不得超过3年,并且每3年之中必须至少召开一次议会……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787年,国民议会起草了新的政权体系蓝图——《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其中强调了个人权利。美国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部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英国代议制政体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的个人权利有哪些。为保障个人权利,这部宪法规定美国实施怎样的政治体制?
(3)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近代代议制政体的共同特征。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绾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潭摘录》
“(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2.单选题- (共14题)
4.
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击败了希拉里赢得了选举。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统不能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
B.总统可以任免大法官,而且大法官任职终身 |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五年 |
D.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
5.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自己玩物丧志 |
6.
朱德在《辛亥革命杂咏》中写道:“民盟领袖是中山,清帝推翻民有权。武昌起义全国应,扫除封建几千年。”反映出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7.
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两部法律,如今已形成了239部法律。”“两部法律”的一部是《婚姻法》,另一部是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刑事诉讼法》 |
D.《民事诉讼法》 |
8.
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这里的“新形势”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③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④中美建交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③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④中美建交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9.
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不能得出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10.
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
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
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 |
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
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
11.
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
1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即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
D.中国市场经济已经逐步确立 |
13.
2011年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A.独酌之后欣赏《洛神赋图》摹本 |
B.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 |
C.收到汪伦赠送的一套青花瓷酒具 |
D.自白帝乘舟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 |
14.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
15.
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
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 |
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 |
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 |
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 |
16.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了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法国人民去参观世博会时唱着国歌《马赛曲》 |
B.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C.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向人们放映电影 |
D.人们在卢浮宫欣赏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