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2017-2018学年八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41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寻思  恃才放旷  星宿(sù)   自怨自艾(yì)
B.狗职  滔滔不绝  蛊惑(ɡǔ)   岿然不动(kuǐ)
C.紧俏  稀奇古怪  狼藉(jí)  面面厮觑(qù)
D.妥帖  气势磅礴  拘囿(yòu)   拈轻怕重(zhā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犯罪的行为令人发指,但是事前预防有效制止成为避免这类惨案的不二选择。
B.一些不法分子明知“洋垃圾”环境危害很大,却依旧苦心孤诣昧着良心走私进口。
C.临近中考,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此时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
D.职业学院的师生,要做大国工匠,做大国工匠之师,勋志做高精度加工,精益求精。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吓坏了。”李秀英回忆道:“他万万想不到女人也会反击。”
B.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C.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D.钱钟书,他尽管潜心做学问,他的《管锥编》和《谈艺录》,还是塑造了作者不能不令人折服、令人叫绝的“公开形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的资金约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B.由于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精度较妤,使“鹊桥”中继星精确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C.一个人能在人民心中成为丰碑,关键在于他是否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D.5月11日,2018年涟源市校园校车安仝及打非治违暨预防溺水工作会议在涟源宾馆小礼堂召开。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像小乌的心脏似的在嘀嗒嘀嗒地响。
B.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的模样。
C.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D.当人们陷入某种盲目性之后,往往像陆逊进入诸葛亮的“八阵图”一样,怎么也走不出来。
6.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记叙了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经过,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B.《风筝》这篇散文以“风筝”为引线,讲述了作者多年前粗暴地毁坏小兄弟风筝一事而道歉,但小兄弟却全然忘却了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严肃自我解剖和深刻反思的精神。
C.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运用夸张艺术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描绘了世态炎凉的社会众生相,批判了科举制度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D.《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这篇报告文学再现了滑铁卢战役的过程,体现了重大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

2.句子默写(共1题)

7.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4)李清照《渔家傲》中运用典故,以磅礴气势表露词人将一往无前地奔向缥缈的神山, 迫寻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采纳了邹忌的谏言,并采取措施,广开言路,这样一开始就出了“_____,_____”的大好局面。

3.诗歌鉴赏(共1题)

8.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小题1】上阕画线句写出了中秋时节的京城怎样的景色?
【小题2】下阕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重修岳阳楼
B.登轼/而望之
C.野芳/发而幽香
D.此中/人语云
【小题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准备)
B.小大之狱(案件)
C.皆以美于徐公(介词,比)
D.行者休于树(介词,在)
【小题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叙述滕子京被贬后的政绩卓著,同时交代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作记的缘由。
B.选文②~④段在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C.选文第⑤段运用对比突出“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情怀,于此抒发了“古仁人”的远大抱负,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D.选文使用了大量整齐的排比句、对偶勺,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驼背李的春天
①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乌兽散。
②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疹人。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
③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
④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
⑤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去驼背李家。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李奶奶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菊的花。
⑥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也是那时,十岁的我,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
⑦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两岁那年戛然而止。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产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到村子卫生部。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
⑧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追随孩子而去。儿子的病逝,妻子的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
⑨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有好心人介绍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
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于是,有妤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他听了,亦不恼, 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菇房里去。
⑪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到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他更消瘦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
⑫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勇的家在哪?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
⑬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进到黑暗的屋予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爹,儿来看你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他抬起迷蒙的眼,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竞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
⑭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中专毕业。
⑮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
⑯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画面温馨感人。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来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23期,有改动)
【小题1】选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2】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选文中的“驼背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小题4】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请赏析该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结合选文,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11.
纪念白求恩(节选)
***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疔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小题1】选文第①②段是从哪两个方面纪念白求恩的?
【小题2】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两个“极端”有什么好处?
【小题3】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选文第③段为什么要强调“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6.语言表达(共1题)

12.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明志学校八年级5班将开展“说英雄,感动你我”活动,准备邀请市党史办李智博主任给同学们讲述老红军李聚奎的英勇事迹。如果班委会决定请你以班级名义打电话联系他,你会怎么说?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阅读下面统计图表,按要求写出两条结论。
我国国民近两年不同媒介日均阅读接触时长表

(1)结论一: 
(2)结论二:

8.作文(共1题)

14.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那是最美的回味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近日,四川师大一中举行2018年初升高体育考试,在800米项目中,一位女同学过弯道时不慎摔倒,旁边两名女同学发现后,折返回来将她拉起,最终三人一起跑过终点。二人说:“想到她就此影响成绩,肯定很遗憾。”
对此,校方回应:将考虑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学生家长和众多网友毫不犹豫纷纷称赞,表示品德比成绩更重要,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你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编写故事,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所写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