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 高三历史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10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遍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同与欧洲“相似”的表现并阐释这种“相似”说明了什么?
(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地缘政治学首先诞生在德国。179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论永久和平》一书中提出一种世界政府的设想。康德认为,欧洲的联合将是世界联合的第一步。地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拉采尔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地理学的创建人。他强调“地理法则”,规定了空间和位置对国家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人及国家的活动、特性、命运都是位置、大小、高度、边界和空间的产物。并认为,人需要有大的空间以及有效地利用大空间的能力,这将是20世纪国际政治宣言。
——摘编自叶自成:《地缘战略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东海问题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东海海床发现大量的油气资源,该海域的能源开发逐渐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中日东海之争不仅意味着能源的争夺,背后隐藏着日本……。日本幻想能通过东海划界,一并将钓鱼岛占为己有,这显然比区区几个油田的利益大得多。
——摘编自郑苒《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东海之争》
(1)依据材料一,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近代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日本挑起东海之争的意图。针对日本的挑衅,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自革命以来,国内纠纷已十余载。人民厌乱之心早已昭著。一旦有人焉战胜强郐于国外,恢复秩序于国中,郅治之隆指日可待,其加惠国民为何如耶!法国人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者已非一日,则其爱戴波那帕脱(拿破仑)也岂非所必至者邢?
材料二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和天文学,同时还十分热爱文学与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种学问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在远征埃及时,除发现罗塞塔石碑外,法军探险队深入金字塔内,拿出泥板楔形文字研究,开启日后考古学对埃及古文明研究起源,文化意义贡献重大。
拿破仑既征服西班牙,遂下令废止所有旧日之遗制,许人民以职业上之自由。裁撤异端并没收其财产。封禁全国之寺院,留存者仅三分之一而已。禁止人民不得再有入寺修道之举。废止国内各省之税界,移税关于边境之上。凡此种种颇足以表明拿破仑以武力传播革命原理之功绩。
(1)概括指出材料一对拿破仑所持的观点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角度。
(2)结合材料二评价拿破仑对外征服行为。

2.单选题(共10题)

5.
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C.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6.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B.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D.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7.
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
8.
麻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营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9.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
11.
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该公司的历史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2.
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3.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南优2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银河一号”研制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
D.“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14.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赞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3.选择题(共10题)

15.已知函数f(x)=(x2﹣ax+a)•e﹣x,a∈R.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设g(x)=f'(x),其中f'(x)为函数f(x)的导函数.判断g(x)在定义域内是否为单调函数,并说明理由.

16.已知函数f(x)=(x2﹣ax+a)•e﹣x,a∈R.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设g(x)=f'(x),其中f'(x)为函数f(x)的导函数.判断g(x)在定义域内是否为单调函数,并说明理由.

17.已知函数 f(x)={1xx>1|2x1|x1 若函数g(x)=f(x)﹣k有3个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18.按要求写词语(四个字的词语)。

①形容人的品质的:{#blank#}1{#/blank#}

②形容人的神态的:{#blank#}2{#/blank#}

③描写人的外貌的:{#blank#}3{#/blank#}

④描写人的心情的:{#blank#}4{#/blank#}

19.按要求写词语(四个字的词语)。

①形容人的品质的:{#blank#}1{#/blank#}

②形容人的神态的:{#blank#}2{#/blank#}

③描写人的外貌的:{#blank#}3{#/blank#}

④描写人的心情的:{#blank#}4{#/blank#}

20.按要求写词语(四个字的词语)。

①形容人的品质的:{#blank#}1{#/blank#}

②形容人的神态的:{#blank#}2{#/blank#}

③描写人的外貌的:{#blank#}3{#/blank#}

④描写人的心情的:{#blank#}4{#/blank#}

21.

已知空间两点A(1,2,z),B(2,﹣1,1)之间的距离为11,则z=(  )

22.猜一猜。

23.

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blank#}1{#/blank#}  随时自发发生的,法国学者进行了著名的{#blank#}2{#/blank#} 实验,推翻了这学说.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blank#}3{#/blank#} 条件下,由{#blank#}4{#/blank#}  经过{#blank#}5{#/blank#} 逐渐进化而来.

24.

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blank#}1{#/blank#}  随时自发发生的,法国学者进行了著名的{#blank#}2{#/blank#} 实验,推翻了这学说.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blank#}3{#/blank#} 条件下,由{#blank#}4{#/blank#}  经过{#blank#}5{#/blank#} 逐渐进化而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