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城厢镇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0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12/19

1.选择题(共6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两棵梨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    ,此时尤为幽绝。
②.学校正积极  春季运动会,各项工作都作了明确而细致的分工。
③.一群四五岁孩子表演的《猫》剧十分有趣。他们或唱或跳,或打或闹,将猫的各种举止神态模仿得  
④.用心去 花开的声音!你会发现那才是天下最美的风景!
A.斑驳 筹备 惟妙惟肖  聆听B.斑斓 筹划栩栩如生  倾听
C.斑斓  筹备 栩栩如生 倾听D.斑驳  筹划 惟妙惟肖  聆听
2.

 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从庄稼人的饱经忧患、历尽风霜和辛勤劳作中,品出了秋的收获里充满了苦、辣、酸、甜的滋味。
B.这些事实证明:有毒液体的泄露已经污染了河道,将危害当地居民健康,所以这片水域将暂时封闭。
C.“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句词是指古代的杭州,但更适合现代的杭州。
D.站在悬崖边上朝下看,需要勇敢;走下悬崖,却只需要傻瓜,一步之差,拉开了勇敢与傻瓜的距离。
4.

 小红对某无色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5.

 为了使教室里的兰草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应适量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

6.

 为了使教室里的兰草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应适量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二)让建筑拥有生命
①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②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③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④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⑤让建筑拥有生命,这已不是梦想。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小题1】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反应,调节建筑物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以生物界的方式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并能及时做出判断的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
D.具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小题2】文中第2段对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更有效地防御突发事故,使执行器在必要时能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计算机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
B.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计算机程序便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C.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D.科学家为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能力。
【小题3】对文中有关信息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为让建筑物具有“ 感知”“ 反应”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应”建筑物的状况。
B.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由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纤维,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
C.“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本身具有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小题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世界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进展情况。
B.“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试验至今还不足10年,但科学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C.赋予建筑以生命,是为了预防建筑突发事故,保护建筑物,使之有效地延长生命。
D.不久的将来,让建筑拥有生命就可能变为现实,生命建筑首先可能在公路、桥梁上实现。

3.语言表达(共3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人不过是一棵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所以,
9.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我爱艰辛勤劳、忍耐劳作的蜜蜂,因为它一心 采撷甜蜜,酝酿幸福;
10.
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高速公路的边坡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有可能塌方,威胁行车安全。怎样快速准确地掌握边坡的移动情况,以便及时预警,提醒过往车辆?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技术难题,现在被浙江攻克了。
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完成的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已通过国家鉴定,这个项目开发出了岩土位移直读仪,可以精确、实时地监控高速公路边坡状况。这个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正在申报专利。

4.其他(共1题)

11.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世纪的竞争力在于学习力,在信息化的今天,学习力则集中体现在应用信息与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上。②在今天这个讲究高速度、高效率的信息化时代,慢牛似的阅读方式,会把我们多数人淹没在资讯的海洋里,危害了人才的快速成长。③因为人类获取知识80%靠阅读,而阅读效率抵制约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大障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