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富顺县骑龙学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402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1/3

1.选择题(共42题)

1.
世界上最破碎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极洲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⑪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⑪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4.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把下面哪个城市看作圣城:
A.巴格达
B.新德里
C.麦加
D.耶路撒冷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7.
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有()
A.印度教、佛教B.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D.基督教、伊斯兰教
8.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9.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
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波德平原B.东欧平原
C.西欧平原D.里海沿岸平原
11.
下列描述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
A.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12.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影响.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13.
海外华人、华侨的故乡,最主要的是(  )
A.广东、广西B.福建、台湾
C.广西、云南D.广东、福建
14.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15.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16.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17.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18.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19.
日本传统的居民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资源贫乏,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材料
B.日本房屋更新快,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拆迁
C.可以减轻对地面的压力,以免引发地震
D.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
20.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是(   )
A.锡尔河B.长江C.伏尔加河D.湄公河
21.
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2.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
23.
波斯湾的石油由轮船运往日本,所经过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B.马六甲海峡C.土耳其海峡D.麦哲伦海峡
2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那么这个国家是:()
A.缅甸B.国C.老挝D.越南
26.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主要原因是()
A.便于填海造陆和排放工业废弃物
B.便于进口原料和输出工业产品
C.靠近人口密集区,方便顾客
D.沿海地区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密集
2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28.
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经济发达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大量出口
29.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2(CO)

 CO2(HCl)

Cu(CuO)

KCl(MnO2

除杂试剂

CuO

NaOH溶液

稀硫酸

 H2O

30.
对南亚农业和河流汛期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
31.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平原和高原地形分界河是(  )
A.伏尔加河B.乌拉尔河C.叶尼塞河 D.勒拿河
32.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形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33.
波斯湾沿岸国家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B.印度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
34.

默写。

①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blank#}1{#/blank#}{#blank#}2{#/blank#},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blank#}3{#/blank#},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lank#}4{#/blank#},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blank#}5{#/blank#},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⑤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blank#}6{#/blank#}{#blank#}7{#/blank#}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blank#}8{#/blank#}{#blank#}9{#/blank#}。(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blank#}10{#/blank#}{#blank#}11{#/blank#}”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35.
西亚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劳动力不足B.高温C.干旱D.生产技术落后
36.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7.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8.
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在:()
A.撒哈拉沙漠B.墨西哥湾沿岸C.波斯湾沿岸D.北海沿岸
3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0.
欧洲西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
A.国际法院B.国际奥委会C.上海合作组织D.欧洲联盟
41.
以郁金香和风车驰名世界的国家是()
A.德国B.英国C.国D.荷兰
42.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减)

2.解答题(共2题)

43.
读“西亚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沟通①    海和②    海的海峡⑤是    海峡。
(2)图中④是    运河它是    两洲的分界线
(3)图中③是____湾,此海湾周围盛产 (矿产),
此海湾的唯一出口⑥ ⑦国所在半岛是 半岛.
4)图中⑧是 海,它为世界上最大的
44.
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①            。海峡:⑥      岛屿:H    I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A   B   C   D    
山脉:E    
平原:F   G    
河流:a    b    
(3)欧洲西部地形以    为主,适合种植多汁牧草, 发达。
(4)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