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4014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2/3/8

1.选择题(共4题)

1.
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病语的一项(   )(4分)
A.李先生让孩子参加“饭没了系”找妈妈的活动,希望孩子从小就具有独立、诚实、刚毅。
B.毛笔是我国的文房四宝,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用品。
C.我生长在粤剧之家,我对粤剧一点都不陌生。
D.商场正在举行促销活动,许多附近的居民都蜂拥而至。
2.

Ⅰ.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某性质)

将上面有关元素性质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元素性质后面的括号中:

(1)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blank#}1{#/blank#} 

(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lank#}2{#/blank#} 

(3)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  {#blank#}3{#/blank#} 

(4)第二、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不包括惰性气体)  {#blank#}4{#/blank#} 

(5)碱金属的阳离子氧化能力(不包括钫)  {#blank#}5{#/blank#} 

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请在表中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

(2)请在表中用阴影标出第 VIII族的位置

(3)在表中标出​Ti的位置. {#blank#}6{#/blank#}

3.

Ⅰ.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某性质)

将上面有关元素性质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元素性质后面的括号中:

(1)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blank#}1{#/blank#} 

(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lank#}2{#/blank#} 

(3)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  {#blank#}3{#/blank#} 

(4)第二、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不包括惰性气体)  {#blank#}4{#/blank#} 

(5)碱金属的阳离子氧化能力(不包括钫)  {#blank#}5{#/blank#} 

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请在表中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

(2)请在表中用阴影标出第 VIII族的位置

(3)在表中标出​Ti的位置. {#blank#}6{#/blank#}

4.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16分)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一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一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一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寸巴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小题1】请给"厄尔尼诺现象"下一个定义。(3分)
厄尔尼诺现象是  的气候现象
【小题2】为什么世界海洋水域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3分)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一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小题4】科学家是如何利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变化的?(4分)
(1)将浮标固定在指定海域;(2) ;(3)至2000米深处,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4)   ;(5)发送完毕,重新下潜。
【小题5】“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此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