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相顾”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
B.网络电话一直以廉价的通信资费吸引着广大用户,这是传统电信业无与伦比的优势。 |
C.一个思想健康的人,该不会这样歇斯底里的罢? |
D.塑造自我,加强自身修养,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2.
与汽车中长途客运相比,高铁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更能满足人们基于快捷、经济、安全等综合考虑的出行需求,逐渐成为城市间中长距离客运交通方式的首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能反映高铁发展对汽车中长途客运需求的影响的是( )
(注:P为汽车客运价格,Q为汽车客运供求量)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涌动着摆脱贫困、走向尊重、挣脱束缚的激情。 |
B.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和它那浑浊的胸膛。 |
C.海雾空间范围广,不仅对海洋有影响,还可对沿岸陆地上的能见度造成直接影响。 |
D.宜春向全国“发帖”广征新创意,引起社会各界共谋宜春发展的热潮。 |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瓦努阿图人民保持着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美德。
①我最近有幸前往瓦努阿图,一探其幸福秘诀。
②但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出台的一项全球范围“幸福指数”排名,却使之声名鹊起。
③在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中,瓦努阿图一举夺冠,荣膺全球“最幸福国度”称号。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位于南半球的太平洋小岛国瓦努阿图名不见经传。
⑤在瓦努阿图,无论在何处遇到当地人,总会看到灿烂的笑脸,听到热情的问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瓦努阿图人民保持着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美德。
①我最近有幸前往瓦努阿图,一探其幸福秘诀。
②但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出台的一项全球范围“幸福指数”排名,却使之声名鹊起。
③在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中,瓦努阿图一举夺冠,荣膺全球“最幸福国度”称号。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位于南半球的太平洋小岛国瓦努阿图名不见经传。
⑤在瓦努阿图,无论在何处遇到当地人,总会看到灿烂的笑脸,听到热情的问候。
A.④②③①⑤ | B.①⑤④②③ | C.⑤①④②③ | D.④②①⑤③ |
5.
为下面语段空缺处选择与原文连贯顺畅的一项( )。(2分)
倘若世人都堕入“甘于贫苦”的精神境界,那么,世上就不会有反对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革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有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了,整个人类社会怕也难走向繁荣昌盛了。
倘若世人都堕入“甘于贫苦”的精神境界,那么,世上就不会有反对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革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有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了,整个人类社会怕也难走向繁荣昌盛了。
A.就不会有反对法西斯和种族歧视的斗争存在了 |
B.就不会有反对法西斯和种族歧视的斗争了 |
C.反对法西斯和种族歧视的斗争就不会有存在了 |
D.就不会存在反对法西斯和种族歧视的斗争了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7分)
沙漠里的水手
姜钦峰
鄱阳湖素有“候鸟天堂”的美誉,每年秋后,会有大批候鸟来这里越冬。不法盗猎分子却架起“天网”,“欢迎”这些远方的客人,把天堂变成地狱。假如没有这些阳光下的罪恶,也许黄先银仍可以过普通人的生活,每天看着大雁从头顶飞过。
黄先银的家紧邻鄱阳湖大堤。这个黑黑瘦瘦,年逾不惑的庄稼汉子,从小对鸟儿有着特殊感情。只要鸟儿从头顶飞过,他不用抬头,光听叫声,就知道是什么鸟。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湖区沼泽地竖起了一张张“天网”,有的绵延达数十公里,让他触目惊心。
一只天鹅在黑市上能卖到数干元,在暴利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每年冬季来临之前,他们先用船把大网和竹竿运到鄱阳湖腹地,在空中架起“天网”,待枯水期来临,再去网上摘取猎物。每年冬季,天还没亮,黄先银就会被轰鸣的马达声吵醒,成群结队的摩托车,从他家门口呼啸而过,那是去湖区盗猎候鸟的队伍。他的心在滴血,却感到无能为力。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先银在湖区救下两只被困的白鹳。送到野生动物保护站时,白鹳已奄奄一息,由于伤势过重,最终死去。他亲眼目睹,一只白鹳在临死之前,两滴眼泪从眼角滑落,顺着嘴巴流淌下来,然后闭上了眼睛。这一幕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从此,他走上了义务护鸟之路,拆毁天网,解救候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又开始向主管部门和媒体举报,呼吁社会力量保护候鸟。他的呼声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猖狂的盗猎分子不得不有所收敛。
然而,黄先银却因此遭到疯狂报复。他原来以养鸭为生,一夜之间,2000只鸭子忽然全部丢失,就连田里的水稻也被人铲平。有时,他独自进入湖区巡查,会莫名其妙遭人殴打。平静的生活被打乱,威胁和恐吓,反而让这个倔强的汉子横下一条心,发誓要跟他们斗到底。
这些年,为了保护候鸟,黄先银四面树敌,在村子里几乎没法立足。记者去黄先银家采访,发现他家的房子已经空了两年,妻子走了,儿子交给了年迈的父母抚养。他几乎众叛亲离,邻居对他避而远之,老母亲骂他不务正业。
媒体上有许多关于黄先银的报道,他被誉为“孤胆英雄”“鄱阳湖斗士”。然而,在附近的多数村民眼里,他却是个不可理喻的另类分子。身边的熟人这么评价他:“他这个人就是一根筋,扳不过来,我们做事是为了生活,他做事是为了不生活。”我也曾扪心自问,假如自己处在那种境地,能否坚持到底?答案令我汗颜。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我似乎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直到前不久,我在阿拉尔海遇到那名水手。
阿拉尔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由于环境严重恶化,在短短几年内,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湖区彻底干涸,昔日碧波万顷的湖面,已变成沙漠。大大小小的船舶残骸,依然保持航行的姿态。这里成了船舶墓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旅游观光。我在那里参观,遇到一位老人,他年轻时在这片水域当水手。老人爱聊天,谈起当年的湖区盛况,浑浊的双眼立刻放射出异样的光芒。他张开双手向我们比划,“就在这里,以前能抓到这么大的鱼!”我说:“水都没了,您还守在这里干吗?”老人伤感地说:“你没做过水手,不会明白水手的心情,总有一天,鱼儿还会回来的。”
我时常想起老人的话,想起那张神情落寞的脸,忽然就理解了黄先银,他也是一名水手,一名沙漠中的水手。
(选自《读者》2011年第14期)
【小题1】划线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第一自然段中的“天网”“欢迎”为什么要加引号?(3分)
【小题3】黄先银目睹不法盗猎分子的行径,心里感受怎样?产生了怎样的想法?(3分)
【小题4】黄先银的护鸟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小题5】设想一下,当记者来到黄先银家采访,目睹黄先银家空空如也的景象时,记者将会提什么问题进行采访?黄先银将会怎么回答?(3分)
【小题6】文章的结尾记叙了阿拉尔海水手的故事,这与本文有怎样的联系?(3分)
沙漠里的水手
姜钦峰
鄱阳湖素有“候鸟天堂”的美誉,每年秋后,会有大批候鸟来这里越冬。不法盗猎分子却架起“天网”,“欢迎”这些远方的客人,把天堂变成地狱。假如没有这些阳光下的罪恶,也许黄先银仍可以过普通人的生活,每天看着大雁从头顶飞过。
黄先银的家紧邻鄱阳湖大堤。这个黑黑瘦瘦,年逾不惑的庄稼汉子,从小对鸟儿有着特殊感情。只要鸟儿从头顶飞过,他不用抬头,光听叫声,就知道是什么鸟。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湖区沼泽地竖起了一张张“天网”,有的绵延达数十公里,让他触目惊心。
一只天鹅在黑市上能卖到数干元,在暴利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每年冬季来临之前,他们先用船把大网和竹竿运到鄱阳湖腹地,在空中架起“天网”,待枯水期来临,再去网上摘取猎物。每年冬季,天还没亮,黄先银就会被轰鸣的马达声吵醒,成群结队的摩托车,从他家门口呼啸而过,那是去湖区盗猎候鸟的队伍。他的心在滴血,却感到无能为力。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先银在湖区救下两只被困的白鹳。送到野生动物保护站时,白鹳已奄奄一息,由于伤势过重,最终死去。他亲眼目睹,一只白鹳在临死之前,两滴眼泪从眼角滑落,顺着嘴巴流淌下来,然后闭上了眼睛。这一幕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从此,他走上了义务护鸟之路,拆毁天网,解救候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又开始向主管部门和媒体举报,呼吁社会力量保护候鸟。他的呼声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猖狂的盗猎分子不得不有所收敛。
然而,黄先银却因此遭到疯狂报复。他原来以养鸭为生,一夜之间,2000只鸭子忽然全部丢失,就连田里的水稻也被人铲平。有时,他独自进入湖区巡查,会莫名其妙遭人殴打。平静的生活被打乱,威胁和恐吓,反而让这个倔强的汉子横下一条心,发誓要跟他们斗到底。
这些年,为了保护候鸟,黄先银四面树敌,在村子里几乎没法立足。记者去黄先银家采访,发现他家的房子已经空了两年,妻子走了,儿子交给了年迈的父母抚养。他几乎众叛亲离,邻居对他避而远之,老母亲骂他不务正业。
媒体上有许多关于黄先银的报道,他被誉为“孤胆英雄”“鄱阳湖斗士”。然而,在附近的多数村民眼里,他却是个不可理喻的另类分子。身边的熟人这么评价他:“他这个人就是一根筋,扳不过来,我们做事是为了生活,他做事是为了不生活。”我也曾扪心自问,假如自己处在那种境地,能否坚持到底?答案令我汗颜。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我似乎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直到前不久,我在阿拉尔海遇到那名水手。
阿拉尔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由于环境严重恶化,在短短几年内,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湖区彻底干涸,昔日碧波万顷的湖面,已变成沙漠。大大小小的船舶残骸,依然保持航行的姿态。这里成了船舶墓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旅游观光。我在那里参观,遇到一位老人,他年轻时在这片水域当水手。老人爱聊天,谈起当年的湖区盛况,浑浊的双眼立刻放射出异样的光芒。他张开双手向我们比划,“就在这里,以前能抓到这么大的鱼!”我说:“水都没了,您还守在这里干吗?”老人伤感地说:“你没做过水手,不会明白水手的心情,总有一天,鱼儿还会回来的。”
我时常想起老人的话,想起那张神情落寞的脸,忽然就理解了黄先银,他也是一名水手,一名沙漠中的水手。
(选自《读者》2011年第14期)
【小题1】划线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第一自然段中的“天网”“欢迎”为什么要加引号?(3分)
【小题3】黄先银目睹不法盗猎分子的行径,心里感受怎样?产生了怎样的想法?(3分)
【小题4】黄先银的护鸟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小题5】设想一下,当记者来到黄先银家采访,目睹黄先银家空空如也的景象时,记者将会提什么问题进行采访?黄先银将会怎么回答?(3分)
【小题6】文章的结尾记叙了阿拉尔海水手的故事,这与本文有怎样的联系?(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