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7题)
4.
读下列四幅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只分布于地中海沿岸 |
B.②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最大 |
C.③所示气候7、8两月的降水量约为440毫米 |
D.四种气候类型中,与北京市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④ |
7.
下列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
B.一般情况,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
C.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间 |
D.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
8.
2017年3月25日晚上八点半,“地球一小时”活动将正式启动.开展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敦促人类( )
A.减少城市的光污染 | B.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 |
C.消除酸雨现象 | D.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 |
10.
读图,关于气候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 ![]() | B.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 |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极圈附近 ![]() | D.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大 |
17.
2013年1月,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下列现象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①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②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③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④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比往年偏多.
①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②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③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④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比往年偏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解答题- (共2题)
18.
活动与实践: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1)-(4)小题
在《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这一实践活动中,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和实践步骤如下: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
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一只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 。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 ,
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 。
(4)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图中P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在《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这一实践活动中,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和实践步骤如下: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
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一只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 。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 ,
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 。
(4)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图中P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9.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地方气候的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二 图甲、图乙、图丙。
观察探究: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__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4)暑假期间,家住乌鲁木齐的买买提要去青岛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虑,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做何准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