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996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通“逊”,谦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
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消费支出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食品支出(%)
43.6
40.9
39.6
37.1
34.7
衣着支出(%)
17.4
16.7
14.0
13.6
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
9.4
9.5
10.4
12.2
11.2
医疗保健支出(%)
3.9
4.5
4.5
4.9
6.4
交通通信支出(%)
4.9
5.5
6.2
6.0
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10.0
11.2
12.8
13.3
14.2
居住支出(%)
6.7
7.1
7.9
8.2
7.9
杂项商品及服务(%)
4.6
4.6
4.6
4.7
5.3
 
(3)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7题)

3.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经济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D.政治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4.
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尤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只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该案例说明了雅典
A.司法程序十分缜密
B.民主派的利益得到维护
C.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5.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6.
观察下表,英国19世纪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化直接推动了英国英国经济各部门的收入分布(单位:万英镑)
类别
农林渔牧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年
1930
990
560
250
1801年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年
7950
11710
5900
2200
 
A. 殖民帝国的初创
B. 光荣革命的发动
C. 议会制度的改革
D. 工业革命的开始
7.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八一宣言》的发表
B.一二·九运动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8.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9.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l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10.
如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11.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2.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B.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4.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A.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
“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赫伯特·斯宾塞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1897年12月,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出版,他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严复所宣传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
A.是严复为首的留学生不明是非,为西方列强侵略的辩护词
B.是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安于现状忍受列强侵略的安慰剂
C.是维新派批判顽固派,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D.是革命派批判顽固派,激发人们要求推翻清朝的思想武器
16.
卢梭曾经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运动思想
17.
牛顿(1643—1727)临终前说:“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牛顿这一言论实质上表明
A.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B.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
C.工业革命没能严重冲击思想界
D.基督教文明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18.
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其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 :
A.民族主义B.民本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19.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选择题(共2题)

20.
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1.

2015年12月12日,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扶贫必扶智 重教先尊师”。300名教育界官员、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北京,共话教育大计,关注教育扶贫,关注教师成长。本次活动颁发了“烛光奖”“好校长”“好教师”和“中国教育领军人物”等近20个类别的奖项,以此来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敬意。这说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