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江西省临川一中初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4/17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

某三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

(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lank#}1{#/blank#}  L.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blank#}2{#/blank#}  g/L.

(3)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blank#}3{#/blank#} 个.

(4)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blank#}4{#/blank#} g.

(5)该气体完全溶于水形成V L溶液(不考虑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lank#}5{#/blank#}mol/L

3.
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该名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该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尊严高于生命。
C.“跟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该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山色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化的特点。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该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4.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blank#}1{#/blank#}(判断对错)

5.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blank#}1{#/blank#}(判断对错)

6.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blank#}1{#/blank#}(判断对错)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
蒋高明
20l1年为国际森林年,其主题是‘森林为民’’。联合国之所以设立国际森林年,旨在唤醒全人类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员,森林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陆地上,许多森林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这些地方的土壤如果失去森林植被的保护,将会因重力作用加上水、风的侵蚀不断流失。土壤是由风化作用加上生物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演化中,由岩石变来的。其形成速度非常慢,有人估计形成1厘米的土壤约需要2000年的时间,而损失起来却非常容易,可能就是一两场暴雨或大风。黄土高原上游由于森林遭到破坏,每年都有大量土壤物质进入黄河,使得黄河永远也“洗不清”;1998年长江上游因大量森林被砍伐,发生罕见的大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我国北方山体多为秃山,岩石裸露,这也是因砍伐森林造成的。
除了直接保护土壤不被水流、风力、重力带走之外,森林还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这一功能是通过森林的生理过程实现的,水多的时候能吸水(森林中各成员都含水,枯枝落叶和土壤都能够吸水),水少的时候能吐水(植物蒸腾作用释放水分)。森林还对下游水库的蓄水能力有很好的调节作用。2010年,长江流域出现罕见洪水,森林覆盖率高的水库,稳稳当当地度过了难关。而有些水库,水一冲下来就垮了。除了坝体质量本身这个原因外,上游缺少森林保护也不容忽视。
水土流失会导致江河湖水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面1~2米,成为地上悬河。中国约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16.24亿立方米,造成水库调蓄雨洪能力下降。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公害之一:在流失大量泥沙过程中,大量矿物营养物质也被带走,每年中国因水土流失损失的氮、磷、钾元素,相当于全国化肥厂生产的化肥产量。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泥石流,高强度的水流连泥带石,冲击力非常大,杀伤力很强。大家对20lO年,甘肃舟曲县的泥石流灾难可能还有深刻的印象,近2万人受灾,1700多人丧生,4万余间民被摧毁。其实;舟曲本是“陇上小江南",这里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土地和气候资源也不错。舟曲县境内森林覆盖率曾达45%,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7.5%),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遗憾的是,舟曲县境内的森林,经过30多年的采伐,所剩无几。没有了森林植被的保护,那些处于陡坡山的土壤和大小石块,很容易在暴雨来临之时,借助重力作用危害山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舟曲泥石流的残酷现实再次说明,森林就是人类的生命。当森林家园被毁掉时,人类自身的家园也难以得到保障.
森林是巨大的碳库。植被中森林中固定的碳无疑是最多的,全球森林储藏着大约4330亿吨的碳。以当前全球碳排放的平均速度计算,这个数字大于未来45年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生产水泥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的总和。森林在光合生长过程中,为人类制造了大量氧气。人类大量采挖煤炭、天然气,大量砍伐森林,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消耗了不少氧气,与此同时,因森林面积减少,制造的氧气数量也随之下降,这样就会打乱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出现人类无法适应的环境。
森林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家园。森林无疑是陆地上生物物种分布最丰富的地方,如亚马逊热带森林约分布着地球上20%的物种,还有另外20%生长于亚洲森林和除扎伊尔盆地以外的非洲森林中。森森以它环境的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为动物生存提供大量的食物,成为了保育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功臣。
【小题1】本文以“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为标题,你认为有哪些好处?(2分)
【小题2】从全文来看,森林是从哪几方面来“调度”大自然的?(4分)
【小题3】水土流失会导致哪些后果?文中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写水土流失?(3分)
【小题4】本文在说明过程中列举了不少事例,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作用。(2分)   ‘
语句:
作用:
【小题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介绍森林的作用外,还有什么目的?(2分)

3.作文(共1题)

8.
写作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出乎预料之外的人、事、物。高兴的、悲伤的、惊讶的、陶醉的……这一个个的意外,可能充满了戏剧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这一个个意外,又似乎是情理之中,引发我们深沉的思索。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意料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