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衢州龙游湖镇初中八年级下学期诊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9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5/3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饺子》回答问题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小题2】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小题4】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3.语言表达(共2题)

4.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其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①经过研究,有关医学专家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5.
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2分)
如果你是大河,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