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丰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这个地区人民的道德品性。他们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
珍惜生命,友爱乡里,秉承忠君爱国的传统,讲究义气。 ,中华民族的儒家文
化思想中的“孝、爱、忠、义”已经内化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中了。
②经过艰苦的高强度新兵训练,这些被冠上“骄娇”标签的90后新兵们,不仅炼就了
一副钢筋铁骨,而且磨砺了意志,可谓 。90后新兵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子弟
兵优良的风貌。
①丰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这个地区人民的道德品性。他们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
珍惜生命,友爱乡里,秉承忠君爱国的传统,讲究义气。 ,中华民族的儒家文
化思想中的“孝、爱、忠、义”已经内化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中了。
②经过艰苦的高强度新兵训练,这些被冠上“骄娇”标签的90后新兵们,不仅炼就了
一副钢筋铁骨,而且磨砺了意志,可谓 。90后新兵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子弟
兵优良的风貌。
A.①句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
B.①句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②句填“精雕细刻” |
C.①句填“追本溯源”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
D.①句填“追本溯源”②句填“精雕细刻” |
2.
对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几天前,我来到乡下,欣赏到一派乡村的春色:①绿油油的稻田衬托着金黄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水塘倒映着袅娜的垂柳,淡淡的绿荫掩映着朴素的白墙黑瓦,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美丽。轻轻走入田野,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②温暖的阳光下,斑斓的蝴蝶调皮地追随着行人上下飞舞,是那样地让人留恋。③四月的乡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简直就是一首生意盎然的田园交响曲。三月之初,这里还下着大雪,想不到春色还是如约到来,而且比往年更美丽、更妖娆,④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和幸运吗?
A.①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多个方面描绘出春天的乡村清新、美丽的特点。 |
B.②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阳光下蝴蝶翻飞惹人留恋的情景。 |
C.③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乡村生意盎然的特点。 |
D.④句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
3.
下面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京剧的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在表演上各具特色。 |
B.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天文社呢? |
C.“人不可有傲气,”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不可无傲骨。” |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
4.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华文明中,“和”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 。建设和谐文化,要求我们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关系入手,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回应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不断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①它强调“和而不同”,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增进共识和团结
②它强调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平和心态,实现身心和谐
③它强调公平正义,通过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稳定
④它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尊重客观规律,努力实现和谐相处
在中华文明中,“和”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 。建设和谐文化,要求我们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关系入手,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回应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不断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①它强调“和而不同”,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增进共识和团结
②它强调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平和心态,实现身心和谐
③它强调公平正义,通过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稳定
④它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尊重客观规律,努力实现和谐相处
A.③②①④ | B.④③②①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①②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建筑与汉字》,完成小题。(共8分)
建筑与汉字
①作为同源的文化现象,中国建筑与汉字紧密相联,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②首先,它们都注重对称法则。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对称的,如“中”“申”等, 其中的竖笔便是对称轴。中国传统建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也常以对称为格局, 故宫是对称的, 中华世纪坛也是对称的。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静态的均衡,在心理上偏于严谨, 因而具有庄严肃穆之感。很多建筑组合的对称形态还与汉字有直接关联,借助汉字表达人生愿望。
③其次,它们都讲究宾主法则。汉字书法讲究一字之内,笔画分主次。以横画为主笔,扁横铺展,质朴古雅;以竖画为主笔,纵势挺拔,俊秀伟岸;以撇、捺做主笔,则体势开张,有险峻之象。其余笔画与之相配,在变化中追求一种动态的均衡,呈现生动活泼之态。建筑上的宾主法则要求主、副建筑相互呼应,既能突显主建筑物,又可展现设计者追求的精神意蕴。
④第三,它们都注意疏密之法。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将笔画未到的空白处也计算在它的造型之中,黑白相互穿插,形成特有的空间美感。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与之相同,即利用各个建筑应高低错落,并可借助廊、桥、亭等元素,让建筑物之间有对话、有分合,从而构造出 “通、透、空”的意境。这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居住的实用之外,又承载了提升生活品位的文化内涵。
⑤中国建筑与汉字的这些相通不是偶然的, 它与中华民族强调的和谐与秩序的文化理念相呼应,正如《论语》中所说:“乐者天地之和, 礼者天地之序。”汉字与建筑中所追求的境界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向往。
⑥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世界趋于一体化,各国的传统文化将很容易受到其它文化的覆盖。那么,要使传统文化中精髓部分得以继承,只有将传统文化理念灌输到现代设计思维之中,建筑设计作品才能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
【小题1】结合第④段相关内容,说出“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与之相同”这句话不能删去的理由。(3分)
【小题2】阅读文章,运用文中知识,解释下面两则材料中的建筑群分别运用了哪种法则,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又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理念。(5分)
【材料一】
乔家大院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气势雄伟。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甬道,将6个大院分成南北两排,且院中有院。整个建筑群中的313间房屋,从空中俯视,恰好构成一个“囍”字,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材料二】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群的主体部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其外形如同一条在彩色云霞之中腾飞巨龙。更巧妙的是,设计师在“龙口”前方设计了形似碧珠的建筑“GTC”——交通中心,旅客们在此汇集,实现了交通集散的功能。
建筑与汉字
①作为同源的文化现象,中国建筑与汉字紧密相联,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②首先,它们都注重对称法则。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对称的,如“中”“申”等, 其中的竖笔便是对称轴。中国传统建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也常以对称为格局, 故宫是对称的, 中华世纪坛也是对称的。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静态的均衡,在心理上偏于严谨, 因而具有庄严肃穆之感。很多建筑组合的对称形态还与汉字有直接关联,借助汉字表达人生愿望。
③其次,它们都讲究宾主法则。汉字书法讲究一字之内,笔画分主次。以横画为主笔,扁横铺展,质朴古雅;以竖画为主笔,纵势挺拔,俊秀伟岸;以撇、捺做主笔,则体势开张,有险峻之象。其余笔画与之相配,在变化中追求一种动态的均衡,呈现生动活泼之态。建筑上的宾主法则要求主、副建筑相互呼应,既能突显主建筑物,又可展现设计者追求的精神意蕴。
④第三,它们都注意疏密之法。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将笔画未到的空白处也计算在它的造型之中,黑白相互穿插,形成特有的空间美感。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与之相同,即利用各个建筑应高低错落,并可借助廊、桥、亭等元素,让建筑物之间有对话、有分合,从而构造出 “通、透、空”的意境。这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居住的实用之外,又承载了提升生活品位的文化内涵。
⑤中国建筑与汉字的这些相通不是偶然的, 它与中华民族强调的和谐与秩序的文化理念相呼应,正如《论语》中所说:“乐者天地之和, 礼者天地之序。”汉字与建筑中所追求的境界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向往。
⑥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世界趋于一体化,各国的传统文化将很容易受到其它文化的覆盖。那么,要使传统文化中精髓部分得以继承,只有将传统文化理念灌输到现代设计思维之中,建筑设计作品才能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
【小题1】结合第④段相关内容,说出“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与之相同”这句话不能删去的理由。(3分)
【小题2】阅读文章,运用文中知识,解释下面两则材料中的建筑群分别运用了哪种法则,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又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理念。(5分)
【材料一】
乔家大院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气势雄伟。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甬道,将6个大院分成南北两排,且院中有院。整个建筑群中的313间房屋,从空中俯视,恰好构成一个“囍”字,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材料二】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群的主体部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其外形如同一条在彩色云霞之中腾飞巨龙。更巧妙的是,设计师在“龙口”前方设计了形似碧珠的建筑“GTC”——交通中心,旅客们在此汇集,实现了交通集散的功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