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2017年3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苏丹、索马里、肯尼亚等国由于极度干旱,遭受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饥荒,2000万人受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文中描述的“极度干旱”区域可能是
【小题2】为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困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施国际救援 ②生育更多人口 ③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④改善生态环境
【小题1】文中描述的“极度干旱”区域可能是
A.高原、高山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①实施国际救援 ②生育更多人口 ③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
读图“亚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亚洲的地理位置是
【小题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小题3】亚洲河流的流向是
【小题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小题1】亚洲的地理位置是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 B.所跨经度最广、纬度最多 |
C.地处低、中、高纬度 | D.西临太平洋、与欧洲接壤 |
A.西部高、东部低 |
B.中部高、四周低 |
C.东部高、西部低 |
D.中部低、四周高 |
A.呈现辐射状流向四周 |
B.自北向南流入北冰洋 |
C.自南向北流入印度洋 |
D.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 |
A.![]() | B.![]() | C.![]() | D.![]() |
3.
2017年4月11日,经过161天、超过3万海里的航行,“雪龙”号抵达上海,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本次南极考察开创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的新模式,完成了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的选址考察工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气候最寒冷的科考站分别是
【小题2】上图中甲地为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地点,其位于中山站的
【小题3】本次科考期间,南极地区
【小题4】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1】上图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气候最寒冷的科考站分别是
A.长城站、昆仑站 |
B.中山站、泰山站 |
C.昆仑站、长城站 |
D.泰山站、中山站 |
A.西南方 | B.东南方 | C.西北方 | D.东北方 |
A.气温较高、白昼较长 |
B.冰层厚度较大 |
C.气温较低、白昼较短 |
D.太阳辐射较弱 |
A.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 B.作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休息区域 |
C.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 | D.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
4.
读“亚洲30°N地形剖面图”(下图)及相关图册,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亚洲海拔最高、最低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小题2】图中苏伊士运河是
【小题3】从图中可以获取亚洲的地形特征是
①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②地势起伏大③平均海拔比非洲低 ④平原面积大

【小题1】亚洲海拔最高、最低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A.-415米 | B.8844米 | C.9259米 | D.8429米 |
A.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 B.亚洲与非洲分界线 | C.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 D.亚洲与大洋洲分界线 |
①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②地势起伏大③平均海拔比非洲低 ④平原面积大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5.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主要因为它( )
①是欧洲通往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②所在海域风大浪急 ③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④地处五海三洲之间
①是欧洲通往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②所在海域风大浪急 ③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④地处五海三洲之间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6.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中南半岛山脉的大体走向是
【小题2】中南半岛城市多沿
【小题3】中南半岛是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有①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地广人稀

【小题1】中南半岛山脉的大体走向是
A.南北走向 | B.东北-西南走向 |
C.东西走向 | D.弧形走向 |
A.海岸线分布 | B.山脉分布 |
C.国界线分布 | D.河流分布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7.
西亚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下图显示了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主要输出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亚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小题2】西亚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海洋运输
④内河运输⑤管道运输
【小题3】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西亚各产油国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小题1】西亚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 | B.地中海及其沿岸 |
C.红海及其沿岸 | D.黑海及其沿岸 |
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海洋运输
④内河运输⑤管道运输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A.开采煤炭等其它矿产 | B.开发其他国家石油资源 |
C.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 D.发展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
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形剖面图中,能够体现沿上图中MN一线的地势特点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地形剖面图中,能够体现沿上图中MN一线的地势特点的是
A.![]() | B.![]() | C.![]() | D.![]() |
A.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 | B.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
C.五大湖附近有丰富的镍矿 | D.密西西比河向东注入墨西哥湾 |
9.
央视纪录片《北极,北极!》在2016年4月22日震撼播出。第五集《航道破冰》中提到,气候变暖使海冰迅速消融,给北极地区海上通航带来了可能。片中回顾了我国在北极航道的探索: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从中国大连出发,于2013年09月10日停靠荷兰鹿特丹港,成为第一艘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航道B的开通,可以缓解
【小题2】和航线A相比,航线B最突出的优势是
【小题3】下列国家因北极航道的开通,受益最大的是 (选择填空)。

【小题1】航道B的开通,可以缓解
A.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压力 | B.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 |
C.土耳其海峡的运输压力 | D.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压力 |
A.可全年通航 | B.运输量大 | C.运输距离短 | D.不需要破冰船领航 |
A.日本—澳大利亚 | B.中国—英国 | C.印度—巴西 | D.美国—加拿大 |
2.解答题- (共2题)
10.
北京市初中生郝佳,寒假期间接待了法国交流学生巴尔。让我们一起进入巴尔的微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巴尔刚到北京就发了朋友圈,他的法国朋友立刻回复,并给他提出问题(如下图)。请你帮巴尔回复阿道夫:


(2)读下图,请你为巴尔挑选美食照片 (选择填空),并帮忙分析:



(3)读下图,请你帮忙解释:


(1)巴尔刚到北京就发了朋友圈,他的法国朋友立刻回复,并给他提出问题(如下图)。请你帮巴尔回复阿道夫:


(2)读下图,请你为巴尔挑选美食照片 (选择填空),并帮忙分析:



(3)读下图,请你帮忙解释:


11.
读左图,右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非洲大陆东临 洋,西临 洋,东北部与 洲相邻。
(2)非洲大陆上赤道附近的西部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而赤道附近的东部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非洲大陆以 地形为主,地势特点是 高、 低。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尼罗河大致流向是 。
(4)非洲大陆主体位于 (纬线)之间,以 (热量带)气候为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右图三条河流中,流量最大是 河。随着毕淑敏的游记《非洲三万里》畅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非洲之傲”列车,线路如右图所示。
(5)铁路线穿过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 人种。
(6)铁路沿线有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其中我们看到的动物是 (选择填空)。
(7)“非洲之傲”线路北段行驶在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上,修建该铁路最初是为了解决沿线 矿石出口的问题。至今, (热量带)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仍是非洲的主要出口产品。
(8)茅草屋是非洲南部热带草原的典型民居,如下图所示,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试着分析茅草屋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即可)


(1)非洲大陆东临 洋,西临 洋,东北部与 洲相邻。
(2)非洲大陆上赤道附近的西部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而赤道附近的东部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非洲大陆以 地形为主,地势特点是 高、 低。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尼罗河大致流向是 。
(4)非洲大陆主体位于 (纬线)之间,以 (热量带)气候为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右图三条河流中,流量最大是 河。随着毕淑敏的游记《非洲三万里》畅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非洲之傲”列车,线路如右图所示。
(5)铁路线穿过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 人种。
(6)铁路沿线有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其中我们看到的动物是 (选择填空)。
A.狮子 | B.大象 | C.长颈鹿 | D.牦牛 |
(8)茅草屋是非洲南部热带草原的典型民居,如下图所示,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试着分析茅草屋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