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93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5/21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文字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教育无小事。学校的一切细节都是对学生的教育,一些被认为
A.无关宏旨的细节,一些B.微不足道的部分,在学生那里,都可能是C.潜移默化的因子,有可能D.坚持不懈地影响他的思维,进而影响他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他的语言表达。
2.
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 (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C.进入冬季以来,天津水上公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雪上、冰上娱乐项目深受市民欢迎。
D.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为结构全文的线索,描写了作者小时候看社戏的一段往事,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念之情。
B.《七颗钻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蔚蓝的王国》的作者屠格涅夫都是俄国作家,《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D.学者、作家、翻译家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一棵枯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抒发了作者悲哀、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怀。
4.

读图,小明昨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黑体)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5.

读图,小明昨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黑体)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6.

读图,小明昨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黑体)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7.

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野外定向方法,错误的是(  )

8.

从海南某地(20°N,110°E)起航的渔政船,向正在(10°N,117°E)附近海域的渔船靠近.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大致是(  )

9.

从海南某地(20°N,110°E)起航的渔政船,向正在(10°N,117°E)附近海域的渔船靠近.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大致是(  )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5 分)
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
①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
③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④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⑤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⑥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⑦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选自《世界博览》,有删改)
【小题1】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生物共生”。(3分)
【小题2】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   
 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3分)
【小题3】第①段中划线的“或许”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共生现象。
B.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不乏生动形象。
C.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D.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小题5】(小题5)文章最后精悍到“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1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题目。(18分)
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
刘心武
①情感世界好比一座蓊翳的森林,其中有着多种多样乃至复杂微妙的群落,爱与恨也许是其中最壮美与最森严的群落,但除了爱与恨,人的情感森林里还会有诸如钦慕与嫉妒、欣悦与懊恼、痛快与惆怅、    、崇信与狐疑、满足与失落、狂喜与沮丧、   等等互相纠结的乔木灌木藤萝草菌。大体而言,一个人的感情森林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树种,也不可能都是“落叶林”或都是“常青树”,并且也不可能只有比如说钦慕这种明亮的情感苗木,而完全没有嫉妒那样的灰暗草菌。
②我们首先承认,我们的情感世界难免有纠结杂芜、妍媸混生的状况,并且那情感的森林难免会在外界阴睛风雨、雷霆雨雹的影响下,波动翻腾,变化万千;但是,我们又应懂得,作为这个情感森林的主人,我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使这座森林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就是说,到头来,我们要使美丽有益的情感得以蓬勃润生。发展壮大;而使阴暗猥琐的情感受到抑制;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比如说膨胀不已的嫉妒,则应如同对待森林害虫与蚀叶霉茵一般,将其尽可能芟灭排除。
③上面我们讲到,你应当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那是巨大的情感树丛;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忽略或轻视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比如你在一个叶尖凝出露滴的清晨,忽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欢愉,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这就好比在大爱的树丛中,还有些蕨草藤蔓、杂花蘑菇;这些情感因子的存在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更证明着你人生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珍惜你整座的情感森林吧,你的人生使命不是使它单一枯涩,而是让它摇曳多姿!
④每个人的情感森林,应当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情感可能比较浓重,有的人可能比较淡薄,有的人可能比较细腻,有的人可能比较朗阔……你属于哪一种?在自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大家相处时才会有更多的乐趣与回旋余地。当然,情感过分枯涩粗糙,就像没有大树,甚至连灌木草丛也稀稀拉拉的植被,那会导致情感的“沙漠化”;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那会滋生瘴气腐物——都属病态,是我们应尽力改进的。
⑤到过丰茂壮丽的原始森林吗?至少,在影视或照片里,看到过从空中所鸟瞰到的广袤无际的山林,看到过那爽人眼目、动人心魄的景象。凡在平衡中健康发展的森林,都显得那么青翠葱绿!我们的情感世界,便应当如那般充实而鲜活,丰盈而瑰丽!
⑥年轻的朋友,祝你拥有一座永葆青葱的情感森林。
【小题1】(小题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段中划线的词“群落”和“草菌”的含义。(4分)
①群落:    
②草菌:     
【小题2】(小题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小题3】(小题3)文章通篇都在谈人的情感世界,作者把文题拟为“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试分析文题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4】(小题4)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句子: (1分)
理由: (2分)
【小题5】(小题5)结合全文内容,写出“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具体做法。(4分)

3.作文(共1题)

12.
作文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碰到不同的事。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它,决定了我们能否快乐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请以“当 来敲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空格上可以填写幸福、快乐、疑虑、痛苦……),写一篇记叙文,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