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华英学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 |
B.通过一次次的灾难,使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团结,勇敢! |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交通部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
D.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发芽的时候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的读书……”。 |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
D.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尽管造成全球缺水有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人类没有管好水和合理使用水。
造成世界各国对水的管理使用不合理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一种错误思维:水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可无偿获得的、不需付费的。因此。尽管任何世上万物离开了水、阳光、空气就无法生存,但由于无偿获得,因而体会不到他们的珍贵价值。
就水的过度使用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消耗了世界上74%的水资源。在2000年全球有7200立方千米的水用于种植庄稼,而到2005年后由于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用于庄稼上的水就达到11000~13500立方千米。这其中由于使用不当、浪费和过度开发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在圭亚那和印度,过度抽取地下水用于乳业养殖已经摧毁了当地的水资源,澳大利亚最大的墨累-达令河(流经100万平方千米)也因为精耕农业用水而导致河床失水。而多数国家的城市,人们的用水虽然是付费的,但水价过低,也导致了人们并不珍惜水,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现象非常普遍。
-----选自《百科知识》
【小题1】第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2】第三段中划线词“过度”可否删去,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造成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4】读了本文,你认为怎样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3分)
尽管造成全球缺水有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人类没有管好水和合理使用水。
造成世界各国对水的管理使用不合理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一种错误思维:水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可无偿获得的、不需付费的。因此。尽管任何世上万物离开了水、阳光、空气就无法生存,但由于无偿获得,因而体会不到他们的珍贵价值。
就水的过度使用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消耗了世界上74%的水资源。在2000年全球有7200立方千米的水用于种植庄稼,而到2005年后由于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用于庄稼上的水就达到11000~13500立方千米。这其中由于使用不当、浪费和过度开发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在圭亚那和印度,过度抽取地下水用于乳业养殖已经摧毁了当地的水资源,澳大利亚最大的墨累-达令河(流经100万平方千米)也因为精耕农业用水而导致河床失水。而多数国家的城市,人们的用水虽然是付费的,但水价过低,也导致了人们并不珍惜水,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现象非常普遍。
-----选自《百科知识》
【小题1】第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2】第三段中划线词“过度”可否删去,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造成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4】读了本文,你认为怎样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3分)
7.
课内阅读。
①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①。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②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④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那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子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时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⑤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小题1】解释下列的词语。(2分)
①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 ②推敲: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3】这两段文字主要用了________ _____论证方法。(3分)
【小题4】分析上述文字,下面观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是()(3分)
【小题5】(小题5)本文第二小节的句式有何特点?在本文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小题6】读了以上语段后,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①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①。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②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④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那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子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时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⑤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小题1】解释下列的词语。(2分)
①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 ②推敲: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3】这两段文字主要用了________ _____论证方法。(3分)
【小题4】分析上述文字,下面观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是()(3分)
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D.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
【小题6】读了以上语段后,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