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美国人向来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有一部近代世界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成文宪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具体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利益集团的“妥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明确的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宪法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材料一 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它的精神实质。美国宪法不是单纯确立政府体制的法律文件,它奠基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理念基础之上,与人类对理性政治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吻合,它不是海市蜃楼式的,而是配以明确的原则。美国宪法有一个基本预设:使不同时代的不同利益集团(群体)能够通过妥协不断修正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使各自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满足的同时也使宪法不断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具体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利益集团的“妥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明确的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宪法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2.
明清时期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土地政策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明中叶以后徽商开始达到鼎盛,相当一部分人在外经商致富,即回家乡购置土地,因此,民间的土地纠纷,告争者纷纷。漏报,少报土地户籍以及增多及减少和管辖不明的弊端较多。官府为了加强对土地的严格管理,于万历九年制定了田亩丈量条例,并动用官银刊刻成节,各里发给一部,以作宣传和在土地管理时使用。
徽州官府丈量土地前,首先组成丈量人员,丈量人员由各图之中推选出公证人一名,书手两名,号手两名,算手两名。规定一日限丈量二百亩,一个月内丈量完成。徽州所属之各地同时进行田地山塘清丈,以村镇编成都图及字号,并根据顺序编号编制成“都图册”,土地清丈根据“都图册额”及丈量结果再编制成鱼鳞册。鱼鳞册分草册,正册各一部,草册由公证人或土地持有者收存保管,正册均送交官府每页印后存档以便官府复查及日后赋税之用。
——摘编自朱英寿《谈明清两朝徽州土地管理》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指出万历年间制定“田亩丈量条例”的原因,概括官府编制鱼鳞册的程序。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两个论述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观点1:徽商购买土地的原因在于明朝商品经济不发达。
观点2:徽州官府编制鱼鳞册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明中叶以后徽商开始达到鼎盛,相当一部分人在外经商致富,即回家乡购置土地,因此,民间的土地纠纷,告争者纷纷。漏报,少报土地户籍以及增多及减少和管辖不明的弊端较多。官府为了加强对土地的严格管理,于万历九年制定了田亩丈量条例,并动用官银刊刻成节,各里发给一部,以作宣传和在土地管理时使用。
徽州官府丈量土地前,首先组成丈量人员,丈量人员由各图之中推选出公证人一名,书手两名,号手两名,算手两名。规定一日限丈量二百亩,一个月内丈量完成。徽州所属之各地同时进行田地山塘清丈,以村镇编成都图及字号,并根据顺序编号编制成“都图册”,土地清丈根据“都图册额”及丈量结果再编制成鱼鳞册。鱼鳞册分草册,正册各一部,草册由公证人或土地持有者收存保管,正册均送交官府每页印后存档以便官府复查及日后赋税之用。
——摘编自朱英寿《谈明清两朝徽州土地管理》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指出万历年间制定“田亩丈量条例”的原因,概括官府编制鱼鳞册的程序。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两个论述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观点1:徽商购买土地的原因在于明朝商品经济不发达。
观点2:徽州官府编制鱼鳞册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3.
晚清新旧学堂之争或中西学校之争,本质是中西学问之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前,尽管西学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官办新式学堂也有30多年历史,但在人才培养与选拔方面,西学仍然只是作为科举的补充。道光至光绪四朝,清朝官员先后奏呈过10个以上的科举改革方案,试图以变常科开特科、纳洋学于科目、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等形式,讲求实学,吸取西学之长,广开取士纳贤之途,重新激发科举制的活力,可是始终不得要领。
材料二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后,“不废经学”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学堂的经学课程上。张之洞规划学制的经学课程时,曾经自信地表示:“若按此章程办理,则学堂中决无一荒经之人,不惟圣教不至废坠。”但是,从学制执行的效果显然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算学、格致、地理、体操等实用学科受到学生的喜欢,经学却普遍成为最无聊、最不受欢迎的课程。
——以上材料均选编于《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科举考试的变化及其原因。据材料二,指出张之洞规划经学课程的主要意图。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材料一甲午战前,尽管西学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官办新式学堂也有30多年历史,但在人才培养与选拔方面,西学仍然只是作为科举的补充。道光至光绪四朝,清朝官员先后奏呈过10个以上的科举改革方案,试图以变常科开特科、纳洋学于科目、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等形式,讲求实学,吸取西学之长,广开取士纳贤之途,重新激发科举制的活力,可是始终不得要领。
材料二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后,“不废经学”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学堂的经学课程上。张之洞规划学制的经学课程时,曾经自信地表示:“若按此章程办理,则学堂中决无一荒经之人,不惟圣教不至废坠。”但是,从学制执行的效果显然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算学、格致、地理、体操等实用学科受到学生的喜欢,经学却普遍成为最无聊、最不受欢迎的课程。
——以上材料均选编于《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科举考试的变化及其原因。据材料二,指出张之洞规划经学课程的主要意图。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既有辉煌的成功,也有悲惨的失败,而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家族制度与家族伦理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发生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然而,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盟的政权性质和天皇专制的国体,决定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尚难以割舍与封建传统的粘着性。政府一方面通过教育宣扬儒教伦理,将继承传统的“家族制度”和家庭伦理奉为保持日本民族的“醇风美俗”。同时还将家庭的建立和维持与对国家的忠诚联系在一起,与天皇制的国家观紧密结合。具体而言就是:以家长为中心,从祖先到子孙渊源不断的血统联系是个别的“家族制度”,由无数“家族制度”集合而成的综合“家族制度”就是国家,天皇就是国家之家长。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将原来作为民间规范而盛行的“家族制度”法制化。1898年出台的明治民法,基本继承了幕府时代封建武士阶级“家族制度”的衣钵,户主权、家督继承和男尊女卑构成了近代日本家庭制度的三大支柱。
(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家族国家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家族国家观”影响下,明治政府在教育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家族国家观”的特征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既有辉煌的成功,也有悲惨的失败,而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家族制度与家族伦理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发生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然而,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盟的政权性质和天皇专制的国体,决定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尚难以割舍与封建传统的粘着性。政府一方面通过教育宣扬儒教伦理,将继承传统的“家族制度”和家庭伦理奉为保持日本民族的“醇风美俗”。同时还将家庭的建立和维持与对国家的忠诚联系在一起,与天皇制的国家观紧密结合。具体而言就是:以家长为中心,从祖先到子孙渊源不断的血统联系是个别的“家族制度”,由无数“家族制度”集合而成的综合“家族制度”就是国家,天皇就是国家之家长。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将原来作为民间规范而盛行的“家族制度”法制化。1898年出台的明治民法,基本继承了幕府时代封建武士阶级“家族制度”的衣钵,户主权、家督继承和男尊女卑构成了近代日本家庭制度的三大支柱。
——编自田晓虹《近代日本家庭制度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家族国家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家族国家观”影响下,明治政府在教育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家族国家观”的特征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詹天佑出身于乎民之家,他将终生奉献给中国交通事业,他是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也。再此次勘路,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靓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从1905年5月10日到6月2日,詹天佑率队对京张铁路全线进行了初步勘测与估算,历时24天,他始终工作在勘测第一线,与测量队员同吃同住同工作。8月6日,詹天佑指挥工程技术人员“立标桩标出一条新路线,由原测路线走进黄土岭的路线的入口,然后再退出,走向原测路线去往八达岭。”著名的青龙桥“人”字形线路,经过詹天佑和技术人员多次勘测、计算、比较、讨论后产生了。这种线路被西方著名的线路勘测权威拜汉所肯定,称“人”字形。
——摘编自经盛鸿《人字是如何打造的——詹天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在规划京张铁路蓝图时,重点考虑了哪些问题。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字是如何打造的。从盾天佑的经历中,体现了哪些科学品质。
材料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也。再此次勘路,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靓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从1905年5月10日到6月2日,詹天佑率队对京张铁路全线进行了初步勘测与估算,历时24天,他始终工作在勘测第一线,与测量队员同吃同住同工作。8月6日,詹天佑指挥工程技术人员“立标桩标出一条新路线,由原测路线走进黄土岭的路线的入口,然后再退出,走向原测路线去往八达岭。”著名的青龙桥“人”字形线路,经过詹天佑和技术人员多次勘测、计算、比较、讨论后产生了。这种线路被西方著名的线路勘测权威拜汉所肯定,称“人”字形。
——摘编自经盛鸿《人字是如何打造的——詹天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在规划京张铁路蓝图时,重点考虑了哪些问题。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字是如何打造的。从盾天佑的经历中,体现了哪些科学品质。
2.单选题- (共11题)
6.
柏拉图曾这样评论雅典民主:“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此现象(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 B.凸显了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 D.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7.
著名史学家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不能反映该论断的是
A.天京事变中自相残杀 |
B.大量聚敛金银财富 |
C.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 |
D.颁行《资政新篇》 |
8.
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总统普京说:“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也有西方学者认为“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三者观点都很客观 |
B.革命难以塑造理性世界 |
C.俄国革命影响巨大 |
D.俄国历史地位争议较大 |
9.
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
C.提出“存同存异”方针 |
D.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
10.
德国《时代周报》近日指出:“美国优先让全球处于无序状态。特朗普对国际合作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特朗普被其他国家看作是一种威胁,而美国也成了新的局外人。”有关“美国优先”政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 |
B.遏制了全球经济合作 |
C.有利于国际地位提升 |
D.助长了单边主义倾向 |
11.
《盐铁论·水旱》曰:冶铁者“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赊欠)。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材料中蕴含的信息有
①官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
②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要求
③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
④注意市场信息和成本核算
①官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
②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要求
③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
④注意市场信息和成本核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


A.中国古代以来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洋务企业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 |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晚清财政影响 |
D.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13.
据统计,直到1946年11月,中国西部的15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2045家,占全国总数的38.7%。若以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数计,西部15个省市的平均数为136.3家,东部24个省市平均拥有134.5家,西部略高于东部。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东西部经济水平具有均衡性 |
B.东部金融水平稍微低于西部 |
C.持久抗战影响国家金融分布 |
D.金融的布局受解放战争冲击 |
14.
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
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运行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于落向地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若无“外力”作用便作匀速直线运动 |
B.行星不“飞离”曾经被教会解释为是上帝的原因 |
C.牛顿在解释行星不坠落的原因时发现了三大定律 |
D.牛顿的解释影响了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及人类社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