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
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搞好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全班学生懂得了许多道理。 |
C.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
D.每个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计量雨滴(8分)
①雨是从云层降落的水滴。雨滴有大有小:瓢泼大雨的雨滴直径一般有3 - 4毫米,最大时可达7毫米,而毛毛雨的雨滴直径则在0.5毫米以下。
②为测量雨滴的大小,人们设计出许多方法,比如雷达观测法、光学雨量计法、摄影法、面粉球法和色斑法等。
③雷达观测法和光学雨量计法可实时、大面积地观测包括雨滴粒径及其分布在内的降雨基本特性,一般只应用于天然降雨的观测。摄影法是用摄影机拍摄出正在下落的雨滴的相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出该雨滴的粒径,非常适用于实验室内观测模拟降雨。面粉球法是将雨滴收集在盛有面粉的容器中,雨滴与面粉接触后,每个雨滴就产生一个小小的湿面珠,烘干后称重,从而测出每个雨滴的大小。色斑法是通过测量雨滴在相同材料上形成的色斑大小,推知相应的雨滴粒径,是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
④也许有人会问,一滴滴地计量雨滴的大小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啦!
⑤下大雨时,雨滴击溅可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 雨滴太大,还会打伤幼苗。因此,观测雨滴是研究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特征及设计人工降雨装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⑥下大雨时,不少电视频道也会开始“下雨”,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移动电话也会出现杂音变大的情况。这是雨滴对电磁波有散射衰减作用造成的。雨滴大小不同,散射衰减作用也不同,所以测量雨滴的大小,就成了解决这个通讯传输难题的前提条件。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文章第四段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小题3】文章第六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小题4】农田灌溉时,要把水滴直径控制在3 毫米以下。这是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根据。(2分)
计量雨滴(8分)
①雨是从云层降落的水滴。雨滴有大有小:瓢泼大雨的雨滴直径一般有3 - 4毫米,最大时可达7毫米,而毛毛雨的雨滴直径则在0.5毫米以下。
②为测量雨滴的大小,人们设计出许多方法,比如雷达观测法、光学雨量计法、摄影法、面粉球法和色斑法等。
③雷达观测法和光学雨量计法可实时、大面积地观测包括雨滴粒径及其分布在内的降雨基本特性,一般只应用于天然降雨的观测。摄影法是用摄影机拍摄出正在下落的雨滴的相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出该雨滴的粒径,非常适用于实验室内观测模拟降雨。面粉球法是将雨滴收集在盛有面粉的容器中,雨滴与面粉接触后,每个雨滴就产生一个小小的湿面珠,烘干后称重,从而测出每个雨滴的大小。色斑法是通过测量雨滴在相同材料上形成的色斑大小,推知相应的雨滴粒径,是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
④也许有人会问,一滴滴地计量雨滴的大小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啦!
⑤下大雨时,雨滴击溅可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 雨滴太大,还会打伤幼苗。因此,观测雨滴是研究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特征及设计人工降雨装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⑥下大雨时,不少电视频道也会开始“下雨”,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移动电话也会出现杂音变大的情况。这是雨滴对电磁波有散射衰减作用造成的。雨滴大小不同,散射衰减作用也不同,所以测量雨滴的大小,就成了解决这个通讯传输难题的前提条件。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文章第四段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小题3】文章第六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小题4】农田灌溉时,要把水滴直径控制在3 毫米以下。这是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根据。(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