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君主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思想产生的背景。
(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
(4)有学者说,文化的交流中有时会存在“误读”的现象。比如在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儒家思想被“误读”为自由、平等、法治。简要分析这种“误读”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甘龙
材料二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商鞅
材料三 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更非一致,却都执著地致力于道义德操的完善,都追求学业境界的广大精微,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胆魄。其共同之处较其不同之处也更多更深刻。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
代表人物 | 主张 |
李鸿章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郑观应 |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
康有为 |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
陈独秀 |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甘龙的观点。材料二中,商鞅是怎样反驳甘龙的?(要求: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特征出现的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层次,并分析其在背景和目的方面的共同之处。概括说明郑观应对李鸿章,或陈独秀对康有为的“观念更新”。(任选一组作答)
2.单选题- (共28题)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
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
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
C.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
D.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地偶然性,而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
A.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发展 | B.使哲学研究从唯心转向唯物 |
C.用理性唤起德国的统一 | D.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禁锢 |
A.宣扬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
C.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 D.挑战教会的权威 |
A.社会契约论 | B.人民主权说 |
C.天赋人权学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A.天主教权被理性否定 | B.有利于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
C.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 D.设计了美好的社会蓝图 |
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
B.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
C.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
D.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
C.精准的预测性 |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
A.山水画,重视写实 |
B.风俗画,刻画习俗 |
C.文人画,重视写意 |
D.人物画,形神具备 |
A.反映了人民的理想追求 |
B.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大发展 |
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D.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
A.奠定了经典力学创立的基础 |
B.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
C.宣告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A.康有为 |
B.孙中山 |
C.*** |
D.陈独秀 |
A.应出自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B.表达了时人学习苏俄改造中国的迫切愿望 |
C.其作者最早将社会主义理论引入中国 |
D.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 |
A.![]() |
B.![]() |
C.![]() |
D.![]() |
A.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
B.肯定儒家思想安邦定国的重大作用 |
C.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定 |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了民族民主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
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
A.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入党章 |
B.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 |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
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
A.莫奈 |
B.凡高 |
C.塞尚 |
D.毕加索 |
A.现实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代主义 |
D.古典主义 |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
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 |
A.《西风颂》 | B.《双城记》 |
C.《战争与和平》 | D.《人间喜剧》 |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
B.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
C.明清官员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 |
D.明清时期的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
3.选择题- (共6题)
配料:小麦粉 葡萄糖浆 白砂糖 食用棕榈油 鸡蛋 全脂奶粉 食品添加剂 |
{#blank#}1{#/blank#}的大海 {#blank#}2{#/blank#}的海鸥
{#blank#}3{#/blank#}的贝壳 {#blank#}4{#/blank#}的鱼
{#blank#}5{#/blank#}的虾和蟹 {#blank#}6{#/blank#}的海螺
{#blank#}7{#/blank#}的绿绒大伞 {#blank#}8{#/blank#}的树叶
{#blank#}9{#/blank#}的大路 {#blank#}10{#/blank#}的街道
{#blank#}11{#/blank#}地响 {#blank#}12{#/blank#}地躺在那里
{#blank#}1{#/blank#}的大海 {#blank#}2{#/blank#}的海鸥
{#blank#}3{#/blank#}的贝壳 {#blank#}4{#/blank#}的鱼
{#blank#}5{#/blank#}的虾和蟹 {#blank#}6{#/blank#}的海螺
{#blank#}7{#/blank#}的绿绒大伞 {#blank#}8{#/blank#}的树叶
{#blank#}9{#/blank#}的大路 {#blank#}10{#/blank#}的街道
{#blank#}11{#/blank#}地响 {#blank#}12{#/blank#}地躺在那里
{#blank#}1{#/blank#}的大海 {#blank#}2{#/blank#}的海鸥
{#blank#}3{#/blank#}的贝壳 {#blank#}4{#/blank#}的鱼
{#blank#}5{#/blank#}的虾和蟹 {#blank#}6{#/blank#}的海螺
{#blank#}7{#/blank#}的绿绒大伞 {#blank#}8{#/blank#}的树叶
{#blank#}9{#/blank#}的大路 {#blank#}10{#/blank#}的街道
{#blank#}11{#/blank#}地响 {#blank#}12{#/blank#}地躺在那里
{#blank#}1{#/blank#}的大海 {#blank#}2{#/blank#}的海鸥
{#blank#}3{#/blank#}的贝壳 {#blank#}4{#/blank#}的鱼
{#blank#}5{#/blank#}的虾和蟹 {#blank#}6{#/blank#}的海螺
{#blank#}7{#/blank#}的绿绒大伞 {#blank#}8{#/blank#}的树叶
{#blank#}9{#/blank#}的大路 {#blank#}10{#/blank#}的街道
{#blank#}11{#/blank#}地响 {#blank#}12{#/blank#}地躺在那里
{#blank#}1{#/blank#}的大海 {#blank#}2{#/blank#}的海鸥
{#blank#}3{#/blank#}的贝壳 {#blank#}4{#/blank#}的鱼
{#blank#}5{#/blank#}的虾和蟹 {#blank#}6{#/blank#}的海螺
{#blank#}7{#/blank#}的绿绒大伞 {#blank#}8{#/blank#}的树叶
{#blank#}9{#/blank#}的大路 {#blank#}10{#/blank#}的街道
{#blank#}11{#/blank#}地响 {#blank#}12{#/blank#}地躺在那里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