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由今日观之(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王夫之“感于明学之极敝而生反动,欲挽明以返诸宋,而於张载之《正蒙》,特推尚焉。其治学方法,已渐开科学研究的精神”。“其言‘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以发现’,可谓发宋元以来所未发。”由此可见,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的依据。
(3)尽管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但其历史影响却截然不同。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一 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由今日观之(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王夫之“感于明学之极敝而生反动,欲挽明以返诸宋,而於张载之《正蒙》,特推尚焉。其治学方法,已渐开科学研究的精神”。“其言‘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以发现’,可谓发宋元以来所未发。”由此可见,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的依据。
(3)尽管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但其历史影响却截然不同。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说明。
2.
材料 开明专制是指在不触动专制体制的前提下,实行有限的民主和法治。18世纪,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开明专制的主要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影响、东欧国家开明专制的实践,以建国内社会经济矛盾日道激化。俄国的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所谓的“自由经济”;在政治上,依靠贵族加强中央柴权,进行行政区化改革;在军事上,重视海军建设,改革旧的军被制度,以提高俄国军队的战斗力,为俄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的开明专制政策,没有从根本上改造贵族政治,反而加强了贵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垄断地位。这就注定了开明专制政策具有鲜明的贵族特质。因此,开明专制政策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在普加乔夫起义后就归于破产,保守主义力量再次主导了俄国社会组织生活的发展方向。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摘编自《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1)据材料概括叶卡特琳娜二世“开明专制政策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黄期实施”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9题)
3.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曾经因为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受迫害被迫流亡荷兰,他在1688年光荣革命回国后发表《政府论》为资产阶级新秩序辩护,下列属于他辩护的理由的是:
①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②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
③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
④人民应该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力,两者的权力是平衡相互制约的
①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②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
③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
④人民应该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力,两者的权力是平衡相互制约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重视科举考试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
5.
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
6.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南方谈话 |
C.“文革”时期面整顿 |
D.中共十五大 |
7.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恩格斯的这一观点不能说明
A.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影响 |
B.火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 |
C.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
D.阿拉伯人充当了中西方文明传播的中间人 |
8.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评述***的诗词时说:“***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下列***诗词按照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②长空又放红核云,怒吼挥拳显巨身……敢向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①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②长空又放红核云,怒吼挥拳显巨身……敢向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A.①④③② |
B.②①③④ |
C.④②①③ |
D.①③②④ |
9.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批判愚昧迷信 |
B.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重视民意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10.
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
11.
卢梭指出:“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奠基者。”这里卢梭的本意是
A.文明社会必须由经济的发展奠基 |
B.文明社会破坏了人类的本性 |
C.文明社会的奠基者必须推行愚民 |
D.英国圈地运动加快文明社会到来 |
12.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 |
13.
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 |
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 |
D.智者学派比较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
14.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等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
B.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
C.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
15.
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造纸术的推广 |
D.印刷技术的发展 |
17.
某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物理学史中,他现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这位科学家是
A.达尔文 |
B.爱迪生 |
C.普朗克 |
D.爱因斯坦 |
19.
***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
①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
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④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①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
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④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21.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
22.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
C.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
D.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
23.
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 |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
24.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②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②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5.
“文革”期间,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科学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6.
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A.“一枝独秀”的做法 |
B.“百花齐放”的方针 |
C.“百家争鸣”的方针 |
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 |
27.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是成立于1996年的没有编制、全国最大的艺术团,全国所有艺术家和优秀演员都是艺术团成员。十多年来,艺术团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走进厂矿、部队、科研一线,在全国各地举办义务慰问演出。“心连心”艺术团成立的目的不包括
A.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B.探索新时代条件下文艺团体市场化的新路子 |
C.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D.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 |
29.
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30.
一位画家为法国鲁昂大教堂绘制了三十余幅画作,其中有《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鲁昂大教堂,傍晚时分》等。他给妻子的信中写到,面对同一个景物每天都会有一些前一天未曾见到的新发现,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该画家应属于
A.立体派 | B.现实主义 |
C.印象派 | D.浪漫主义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