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长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88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6/26

1.选择题(共7题)

1.

选出错误项并改正

He was too tired that he couldn't keep his eyes open.

{#blank#}1{#/blank#} 

2.

选出错误项并改正

He was too tired that he couldn't keep his eyes open.

{#blank#}1{#/blank#} 

3.

选出错误项并改正

He was too tired that he couldn't keep his eyes open.

{#blank#}1{#/blank#} 

4.
比较下列句子不同的说话重点,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紧密的句子是( )
①我走进会场,正中悬挂着大红横幅,两侧缀着金黄的流苏,四壁张贴着标语,
②我走进会场,大红横幅挂在正中,金黄的流苏缀在两侧,标语张贴在四壁,   
a.会场布置得相当大方 b.会议即将开始
c.会议刚刚开始 d.布置会场的工作做得细致周到
A.①a②bB.①c②dC.①a②dD.①b②d
5.

改错

—“Where is he ?”

—“He has been to Paris.”

{#blank#}1{#/blank#} 

6.

改错

—“Where is he ?”

—“He has been to Paris.”

{#blank#}1{#/blank#} 

7.

下列根据自然区域划分的地理区域是(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今天你“微博”了吗(12分)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小题1】联系文意,简要概括微博的用途。(3分)
【小题2】联系全文说一说第①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②段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3分)
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可是说不定皇帝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内小便一律处死。
选段出自《    》,作者是   。“我建了一件奇功”,我建的奇功是

4.作文(共1题)

10.
作文。
请以“其实, 就在我身边”为题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5.其他(共2题)

1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光阴cuō(  )跎,世界喧xiāo( ),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趴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样便gū(    )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12.
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3 分)
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没有友情,生活就没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躁音。
【小题1】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小题2】这段文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找出来并改正。

【小题3】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应改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