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5.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峰是指
【小题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峰是指
A.天山 | B.阿尔卑斯山 | C.青藏高原 | D.珠穆朗玛峰 |
A.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
B.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源于亚洲西部 |
C.位于亚洲西部的河流多汇入大西洋 |
D.亚洲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
8.
读南亚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搭配,正确的是
【小题2】乙处的地势特征是
【小题3】2015年1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甲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搭配,正确的是
A.甲—马尔代夫群岛 | B.乙—德干高原 |
C.丙—恒河平原 | D.丁—阿尔卑斯山脉 |
A.西高东低 | B.西北低,东南高 |
C.南高北低 | D.北高南低 |
A.顺风行驶 | B.正值热季 | C.正值雨季 | D.盛行西南季风 |
10.
下列关于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亚是亚欧“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之一 |
B.被“五海”所围绕,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温暖湿润 |
C.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
D.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 |
13.
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小题2】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
D.航运便利 ,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
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
16.
下列对北美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南部 |
B.北美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
C.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
D.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寒带缺失 |
17.
关于北美洲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A.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
B.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
C.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 |
D.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条带状分布在大陆东岸沿海地带 |
2.单选题- (共3题)
3.解答题- (共5题)
23.
读东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A ______半岛和B________群岛的大部分。
(2)图中A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 的地表形态。其中河流甲为 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中南半岛上的各国普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农作物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请你解释该半岛适宜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 。
(4)图中E为________海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A ______半岛和B________群岛的大部分。
(2)图中A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 的地表形态。其中河流甲为 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中南半岛上的各国普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农作物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请你解释该半岛适宜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 。
(4)图中E为________海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4.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亚地区示意图和某地气候图


材料二 西亚地区自然环境严酷,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西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也经常引发国际间的冲突。但西亚又是世界石油宝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
(1)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 ”。
(2)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主要分布在① 及其沿岸地区,其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A为 。石油主要输往 和美国、日本等国家。
(3)水是西亚地区极为宝贵且数量有限的自然资源,请从气候角度解释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4)图中②和③都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请说出两通道的名称并简要分析各通道的重要性。
(5)水资源短缺是西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色列在农业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采取的措施是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材料一 西亚地区示意图和某地气候图


材料二 西亚地区自然环境严酷,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西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也经常引发国际间的冲突。但西亚又是世界石油宝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
(1)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 ”。
(2)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主要分布在① 及其沿岸地区,其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A为 。石油主要输往 和美国、日本等国家。
(3)水是西亚地区极为宝贵且数量有限的自然资源,请从气候角度解释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4)图中②和③都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请说出两通道的名称并简要分析各通道的重要性。
(5)水资源短缺是西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色列在农业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采取的措施是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25.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有“热带大陆”的称号。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原因 。
(2)非洲大陆的气候分布特点是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被雪覆盖,其原因是 。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径流量最大的是_______河(填序号),试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简述甲河流域的整体地势特征是 ,判断的理由是 。
(4)右图为非洲某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①、②、③、⑷四地中的_________(填数字)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有“热带大陆”的称号。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原因 。
(2)非洲大陆的气候分布特点是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被雪覆盖,其原因是 。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径流量最大的是_______河(填序号),试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简述甲河流域的整体地势特征是 ,判断的理由是 。
(4)右图为非洲某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①、②、③、⑷四地中的_________(填数字)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2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拉丁美洲通常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组成。
材料二 拉丁美洲示意图

(1)下列对于拉丁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图中A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洲(七大洲之一),此大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a是 。
(3)根据图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出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
(4)图中河流C为 河,结合该流域的气候描述该河流的径流量有何特点?
(5)图中B为 高原 ,该高原属于 气候。D为纵贯南美大陆的 山脉。
材料一 拉丁美洲通常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组成。
材料二 拉丁美洲示意图

(1)下列对于拉丁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的国家全属于发达国家 | B.拉丁美洲属于世界七大洲之一 |
C.拉丁美洲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 | D.拉丁美洲就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
(3)根据图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出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
(4)图中河流C为 河,结合该流域的气候描述该河流的径流量有何特点?
(5)图中B为 高原 ,该高原属于 气候。D为纵贯南美大陆的 山脉。
27.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判断甲、乙两图:表示南极图的是______.图中“圆圈”是______线.
(2)比较两极地区的异同:
相同点:纬度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景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从海陆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科学探测,发现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的形成需要有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等条件,而两极地区气候严寒,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时间都是每年的2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5)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却又称为“白色的沙漠”,为什么?

甲 乙
(1)判断甲、乙两图:表示南极图的是______.图中“圆圈”是______线.
(2)比较两极地区的异同:
相同点:纬度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景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从海陆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科学探测,发现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的形成需要有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等条件,而两极地区气候严寒,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时间都是每年的2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5)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却又称为“白色的沙漠”,为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单选题:(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