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镇学区贾庄中学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848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8

1.选择题(共32题)

1.
关于城市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B.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C.现在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D.城市问题的产生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很大的关系
2.
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是1.20%,死亡率是1.08%,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20%B.2.28%C.0.12%D.12%
3.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4.下列哪一项不是与小肠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5.
下图为三种宗教的典型建筑,图中建筑代表的宗教依次是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6.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    )

7.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D.炎热多雨的气候
8.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9.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10.
读 “不堪重负的地球” 图,完成问题。
不堪重负的地球
【小题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
【小题2】(小题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11.函数 {#mathml#}y=sinx2+cosx2{#/mathml#}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blank#}1{#/blank#}.
12.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13.
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14.
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下列哪一人种(  )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15.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
16.
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的国家,产生的社会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B.自然环境恶化C.国防兵源不足D.土地沙化严重
17.
(题文)区分世界三大人种的依据是
A.体质方面的特征B.宗教信仰的不同
C.语言文字的区别D.生活地域的不同
18.
(题文)关于人种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居民主要是白种人B.非洲居民全部都是黑种人
C.北美居民全部都是白种人D.黄种人全部分布在亚洲
19.
(题文)目前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
A.在所有的国家都存在B.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C.在发达国家最明显D.不管在哪些国家都应大力提倡
20.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主要是因为:(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B.英语比较容易学习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D.学校的学生
21.
造成不同的聚落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数量B.聚落所处的地形不同
C.气候的差异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2.
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    )
A.50亿B.70亿C.65亿D.40亿
23.
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和亚洲B.欧洲和亚洲C.亚洲和南美洲D.亚洲和非洲
24.
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东南亚、北非和东非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
25.
2010年2月20日,非洲北部摩洛哥的梅克内斯一座清真寺的一个宣礼塔倒塌,造成36人死亡,70多人受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摩洛哥当地的居民主要是(   )
A.黑种人B.黄种人C.白种人D.混血种人
【小题2】由材料可知,当地居民主要信仰(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26.
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分布在( )
A.热带雨林地区B.干旱的沙漠地区
C.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D.高山高原地区
27.
有关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B.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增长过快,不会产生许多问题D.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8.
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视作圣城的是(    )
A.麦加B.麦地那C.开罗D.耶路撒冷
29.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条件。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一定量质量分数为2%的经灭菌处理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排尽装置中的氧气。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

30.
甲地的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万人,乙地的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45万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地的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
B.乙地的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千米
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
D.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稀疏
31.
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   )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极端贫穷的国家D.极端富裕的国家
32.下列关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填空题(共1题)

33.
读漫画“地球在呻吟”,完成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是____________带来的问题。
(2)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______发展和______条件相适应,该国政府把__  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解答题(共3题)

34.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横跨整个亚欧大陆,西至荷兰鹿特丹,为沿途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方便。
材料二

(1)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东西两个端点分别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沿此路线旅游,在亚洲东部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在欧洲部分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教,宗教建筑为    图。
(3)此铁路所连接的国家,若按经济发展程度来划分,东端所连国家为_____ __,西端所连国家主要为_____ ___。
35.
读下面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左图反映了________聚落的特点,中图反映了____________聚落的特点。
(3)右图A,B,C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
(4)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_____。
(5)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36.
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试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海陆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    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   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地区。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其中有 个分布在亚洲。
(4)   (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理由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