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8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7/18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央政府对建设珠港澳大桥一直持积极的态度,但需要经过郑重的科学论证。
B.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发生了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了空前绝后的打击。
C.他竟然忘乎所以,以出卖救命恩人来牟取自己的蝇头小利。
D.人生在世,应当有美好的追求,如果万事只想着凑合一下就好,何谈光明的未来?
2.

下列河流全部注入北冰洋的一组是(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
B.夏日骤雨初歇,无论马路上有多少灰尘和落叶,积水依然澄清,清晰地映出了明净的天空,冉冉的云和摇动的树枝。
C.越来越多的人直击 “躲猫猫”事件,大家在质问:看守所的监控设备为什么长时间失控,国家每年拨的经费哪里去了,事情发生后,为什么管理人员不去查找原因?
D.上海市政府对世博会的安保工作提出了:“高效能、快反应、零事故”的要求。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是的,春已把她微凉的气息散到天宇四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笨拙的雕在一颗广玉兰的枝头上徘徊了许久,继而乘春风之势腾空而起,遨游于苍穹之间,须仰面才可以看得见。
①公园里,翠绿的热带鱼与橙红的蜜蜂,不紧不慢地游着,是云野?是海里?不管他!
②澄清蔚蓝的天空里,一架银色的飞机如北归的雁,悠悠地划出一道弧线,逶迤在天
际。
③于是冬日的乌云只好怏怏地离去,变得缥缥缈缈起来。
④乳白的薄烟散漫开来,轻盈地溶入了苍穹,于是风筝们更见得分明而且活泼了。
A.③②④①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
5.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哈欠声声
当你较长时间工作,疲惫不堪;或者挑灯夜读,睡意袭来,你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打哈欠。打哈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非主观意志所能控制得了。美国马兰里大学生理学家普罗文和贝宁格研究打哈欠时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觉醒和睡意等因素的刺激时,激发相关分子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
正因为打哈欠需要面部的肌肉运动来完成,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咬紧牙关来抑制。不过,打呵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大约6秒钟左右,但其生理作用却是显著的。在这期间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易打哈欠。探究人员对一批志愿者分别进行了测试,方法是给受试者播放各种频频打哈欠的人的录像以及催眠的乐曲,观察哪些受试者容易打哈欠,哪些人无动于衷,再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不打哈欠的人往往心肠硬、近乎冷酷,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相反,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感、容易动情,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
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这种现象暗示:难道打哈欠有传染性?确实如此,打哈欠的确能传染。一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智模仿”。瑞士一位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人一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给你一幅困乏欲睡的摸样。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一会儿就会打起哈欠,然后进入梦乡。这种头像因能传染哈欠,发挥催眠作用,故称之为“安眠像”。
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升用脑效率,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
【小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指代意思(4分)
①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效果胜过镇静剂。
②确实如,打哈欠的确能传染。
【小题2】根据本文内容,给“打哈欠”下一个科学定义。(3分)
【小题3】打哈欠对人有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分点回答。(3分)
【小题4】第三段中写“探究人员对一批志愿者分别进行了测试”,第四段中写“瑞士一位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3.语言表达(共1题)

7.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增删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术就成了至为重要的事情。
②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
③人们总是在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

4.其他(共1题)

8.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生活像花一样”大型公益活动日前启动,历时超过两个月左右。②市政府努力挖掘隐藏在街巷里弄的养花能手,给他们提供展示亮相,③还联合市民学校举办定期社区花友会,开展园艺知识讲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