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0题)
2.
读四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某剧组想去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取景,应该选择去的国家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某剧组想去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取景,应该选择去的国家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丁位于东半球,乙、丙位于西半球 |
B.丙、丁两国降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C.甲、丙两国的最大河流,航运价值都很大 |
D.乙、丁两国农业都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
3.
樟树是我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树种,也是我国二级保护树种,其独特香味可以杀菌驱蚊,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因此,樟树是常用的绿化树。樟树四季常绿并不是不落叶,而是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纷纷脱落。

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所有的树种都是四季常绿 |
B.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部 |
C.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的纬度完全一致 |
D.和四季常绿的针叶林分布的纬度大致相同 |
5.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单车租赁服务。读“广州某区域不同时段停放单车数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

【小题1】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小题2】共享单车的出现,可以( )

【小题1】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商业区 | B.学校 | C.住宅区 | D.工业区 |
A.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 | 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C.解决城市人口密集问题 | D.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
7.
如图,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 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
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 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
9.
(题文)读世界著名建筑物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上面图片所示的建筑物中,不属于著名历史文化古迹的是( )
【小题2】(小题2)假如去意大利旅游,可以欣赏到上面图片表示的哪种古建筑景观( )

【小题1】(小题1)上面图片所示的建筑物中,不属于著名历史文化古迹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题文)手机微信是现在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阳阳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外国朋友,他们平时多通过微信互动,暑假到了,阳阳的朋友Tim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上面几张旅游照片,Tim可能去了( )


A.东南亚 | B.中东 |
C.欧洲西部 | D.撒哈拉以南非洲 |
13.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
【小题2】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及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1】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
A.水稻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和东北部地区 |
B.小麦主要分布于南部高原地区 |
C.棉花主要分布于恒河平原 |
D.黄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 |
A.A——孟买——麻纺织业中心 |
B.B——班加罗尔——软件工业中心 |
C.C——新德里——印度首都 |
D.D——达卡——世界“雨极” |
14.
(2017岳阳)世界不同地区的石油年产量占世界石油年总产量的比例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石油是一种( )
【小题2】据图可知,目前世界石油形成了两大产区,它们是( )

【小题1】石油是一种( )
A.可再生资源 | B.非可再生资源 |
C.水能资源 | D.工业制成品 |
A.中东、北美 | B.亚太、非洲 |
C.俄罗斯及中亚 | D.欧洲、南美 |
15.
下图是非洲沿赤道附近的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推断,非洲沿赤道地区的地势
【小题2】非洲赤道附近

【小题1】从图中可以推断,非洲沿赤道地区的地势
A.东高西低 | B.南高北低 |
C.北高南低 | D.西高东低 |
A.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 B.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
C.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 D.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
16.
地形剖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读某国沿36°N所绘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
【小题2】下列关于该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
A.印度 | B.澳大利亚 | C.美国 | D.巴西 |
A.以温带气候为主,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 |
B.平原广,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
C.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
D.该国的大河发源于西部山区,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
17.
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小题2】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80 年 | B.2015 年 | C.2025 年 | D.2035 年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 B.放开二孩政策 |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 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
18.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西气东输”起始点的省级行政区序号是( )
【小题2】③省级行政区的典型地表形态特征是( )

【小题1】表示“西气东输”起始点的省级行政区序号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冰川广布 | B.开阔坦荡 |
C.沟壑纵横 | D.地形崎岖 |
20.
下图示意广东省外来人口来源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广东省外来人口来源构成中,最大的来源地是( )
【小题2】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广东省,其主要原因是广东省( )

【小题1】广东省外来人口来源构成中,最大的来源地是( )
A.湖南省 | B.四川省 | C.湖北省 | D.河南省 |
A.地形平坦 | B.气候湿润 |
C.经济发达 | D.交通便利 |
22.
(题文)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比童达到或超过7%.读“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 。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


A.7% | B.25% | C.10% | D.20% |
23.
下图是以水墨画形式描绘的某省级行政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小题2】该省级行政区域濒临的海湾是( )

【小题1】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云 | B.琼 | C.桂 | D.台 |
A.大亚湾 | B.杭州湾 |
C.北部湾 | D.大鹏湾 |
24.
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小题2】在两级阶梯交界处,因地势落差大而形成的资源是( )

【小题1】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华北平原 | D.东北平原 |
A.水能 | B.风能 | C.矿产 | D.太阳能 |
26.
读我国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及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小题2】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粮仓,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调入粮食,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 B. 水旱灾害频发,粮食产越下降
C. 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单产降低 D. 劳动力缺乏,耕地大量荒废

【小题1】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小题2】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粮仓,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调入粮食,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 B. 水旱灾害频发,粮食产越下降
C. 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单产降低 D. 劳动力缺乏,耕地大量荒废
30.
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已在贵州省某地落成启用,该地为喀斯特洼坑,雨水易渗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望远镜落成地的局部地形为
A. 平原 B. 盆地 C. 陡崖 D. 丘陵
【小题2】推测该望远镜落成地的地理环境,可描述成
A. 黄沙漫漫 B. 湿地辽阔 C. 街道纵横 D. 排水通畅

【小题1】该望远镜落成地的局部地形为
A. 平原 B. 盆地 C. 陡崖 D. 丘陵
【小题2】推测该望远镜落成地的地理环境,可描述成
A. 黄沙漫漫 B. 湿地辽阔 C. 街道纵横 D. 排水通畅
2.解答题- (共7题)
31.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E处地形部位为________,其走向大致为________走向。
(2)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的是________;图中所示甲、乙、丙三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出其理想的坝址。
(4)图示地区水热条件较优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E处地形部位为________,其走向大致为________走向。
(2)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的是________;图中所示甲、乙、丙三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出其理想的坝址。
(4)图示地区水热条件较优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2.
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图中,F板块以________(海洋或陆地)为主,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火山地震带。
(2)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
(3)E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两大洲同位于________板块。
(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________海面积将不断________。

(1)上图中,F板块以________(海洋或陆地)为主,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火山地震带。
(2)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
(3)E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两大洲同位于________板块。
(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________海面积将不断________。
33.
日本陆地面积37. 7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丘陵占75%。人口约1. 27亿(2016年),其中农业人口约200万。日本农业规模较小,2010年以来粮食自给率连续6年为39%,粮食大量进口。读日本位置图(左图)和2010年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对外依赖程度图(中图)、日本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比重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偏________(南、北)风;海洋性特征明显,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较________(高、低)。
(3)日本粮食自给率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和图丙反映日本工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偏________(南、北)风;海洋性特征明显,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较________(高、低)。
(3)日本粮食自给率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和图丙反映日本工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
下图是甲国、乙国本土的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M、N两地的时间相差________小时,N地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M地白昼最长时,N地正值______(季节)。
(2)甲国北部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
(3)甲国北部有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该河的航运价值比乙国东北部的世界最大淡水湖群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
(4)甲国的天然橡胶通过海洋运输到乙国西海岸的最短航线需经过________运河,乙国农业发达、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产品需要从甲国进口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M、N两地的时间相差________小时,N地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M地白昼最长时,N地正值______(季节)。
(2)甲国北部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
(3)甲国北部有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该河的航运价值比乙国东北部的世界最大淡水湖群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
(4)甲国的天然橡胶通过海洋运输到乙国西海岸的最短航线需经过________运河,乙国农业发达、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产品需要从甲国进口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读某区域图(丙图)和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幅景观图中,能正确反映丙图中阴影地区地表形态的是________图(填甲、乙),请从该地区的土质和降水特点两方面,分析这种地表形态的成因。
(2)黄河流经A、B、C三个地点,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__。D地所处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该地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主要是依靠________水源发展灌溉农业。
(3)凌汛往往发生在黄河干流的________河段(填上、中、下游)。
(4)丙图中阴影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洪灾和________;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为治理该问题,当地人民采取的生物治理措施是________。
(5)淄博市某中学生夏令营计划乘火车从淄博站去西安参观考察。假如你是导游,请你为该夏令营设计一条最便捷的铁路线路,并介绍图示阴影地区的民俗风情。

(1)甲、乙两幅景观图中,能正确反映丙图中阴影地区地表形态的是________图(填甲、乙),请从该地区的土质和降水特点两方面,分析这种地表形态的成因。
(2)黄河流经A、B、C三个地点,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__。D地所处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该地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主要是依靠________水源发展灌溉农业。
(3)凌汛往往发生在黄河干流的________河段(填上、中、下游)。
(4)丙图中阴影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洪灾和________;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为治理该问题,当地人民采取的生物治理措施是________。
(5)淄博市某中学生夏令营计划乘火车从淄博站去西安参观考察。假如你是导游,请你为该夏令营设计一条最便捷的铁路线路,并介绍图示阴影地区的民俗风情。
36.
读下面“沿东经87. 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山脉,它是世界上________的山脉。
(2)②是________高原,高原上雪山、冰川的融水是许多________的源头。
(3)③是________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的分界线。
(4)④代表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_____,其内部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河。
(5)⑤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其内部有很多可以种植庄稼的地区,人们叫它_____,该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1)①是________山脉,它是世界上________的山脉。
(2)②是________高原,高原上雪山、冰川的融水是许多________的源头。
(3)③是________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的分界线。
(4)④代表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_____,其内部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河。
(5)⑤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其内部有很多可以种植庄稼的地区,人们叫它_____,该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