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复习同步测试 中国地理 第2讲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830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选择题(共48题)

1.
2017年4月10日,运载原油的“苏伊士”号油轮在缅甸马德首站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缅原油管道经过的地方最不可能出现的景观是(  )
A.千里冰封B.梯田层层C.山河相间D.石峰林立
【小题2】中缅原油管道进入我国后,首先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指下列哪一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河流
3.
西宁供暖时间比太原约早15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经济水平
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4.
(2017岳阳)世界不同地区的石油年产量占世界石油年总产量的比例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石油是一种(  )
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
C.水能资源D.工业制成品
【小题2】据图可知,目前世界石油形成了两大产区,它们是(  )
A.中东、北美B.亚太、非洲
C.俄罗斯及中亚D.欧洲、南美
5.
“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⑥海洋资源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④D.③④⑥
6.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区支离破碎、黄土广布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在福建省D.④地区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7.

   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资源与耕地匹配最差的区域是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小题2】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植树造林 C. 跨流域调水    D. 节约用水
8.
中国陆地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开垦耕地,种植水稻
B.大量增加放牧量,提高草场的利用率
C.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
9.
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
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小题2】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2017娄底模拟)下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
A.①山的南侧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牦牛在觅食
B.②山的南侧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C.③山的北侧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D.④山的东侧水田连片,秋季稻谷飘香
1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12.
读“中国主要河湖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地区
B.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含沙量较小
D.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夏汛为主
13.
下列传统居民特色中,与气温无关的选项是(  )
A.北方房屋墙体厚
B.南方房屋宽敞,通风透气
C.南方屋顶坡度大
D.东北地区房屋多双层窗户
14.
(题文)保定中考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日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1)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
A.寒潮B.洪涝C.台风D.地震
【小题2】(小题2)浙江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B.地震活动频繁
C.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D.河流稀少
15.
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
C.注入渤海D.河流属于内流河
16.
(2015张家界)既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东北—西南走向,且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的一组山脉是(  )
A.昆仑山、祁连山B.巫山、雪峰山
C.长白山、武夷山D.大兴安岭、太行山
17.
(题文)读“我国36°N附近地形图”(下图),“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词,体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
晚上贝贝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发生地震,你觉得贝贝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迅速把自己裹在被子里
B.马上冲进电梯逃跑
C.站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D.迅速躲进书桌下
19.
2015年,我国北方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并记录在下表,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2015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根据降水量判断,2015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
A.洪涝B.地震C.滑坡D.干旱
20.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B. 河段②支流稀少
C. 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 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小题2】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
A. 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B. 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 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 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21.
以下关于长江和黄河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B.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黄河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河段
D.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22.
(题文)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23.
(2017山东模拟)下图为沿106.5°E附近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4.
(2017原创)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融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沿着这条公路自东向西,经过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巫山—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小题2】“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  )
A.海拔高低B.昼夜长短
C.降水多少D.植被类型
25.
(2017呼和浩特模拟)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B.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小题3】甲地是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6.
[2017·邵阳]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结合图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题。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年平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酒泉、文昌、西昌、太原
B.酒泉、太原、文昌、西昌
C.文昌、太原、西昌、酒泉
D.文昌、西昌、太原、酒泉
27.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从地理角度来看“春风”应指(  )
A.冬季风B.夏季风
C.海陆风D.西风
28.
(2018原创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中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
A.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南北方雨热同期
D.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多
【小题2】下列关于中国冬、夏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
B.漠河是中国冬季、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C.青藏高原是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D.南沙群岛是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29.
(2017高密模拟)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新“天府”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草原、宁夏平原。十大新“天府”中,地处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
A.三江平原B.成都平原
C.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D.伊犁河谷
30.
(2017淄博模拟)我国著名赏油菜花地点的开花时间是:2、3月云南罗平;3、4月江西婺源;5月,北京郊区;6月,新疆伊犁;7月青海门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云南到北京,油菜花依次开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条件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纬度因素
【小题2】上述各地中青海油菜花最晚开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最高B.距海最远
C.地势最高D.管理粗放
31.
(2017咸阳模拟)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科学合理的流域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的水源来自(  )
A.塔里木河B.黄河
C.珠江D.长江
【小题2】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B.中游
C.中下游D.下游
32.
(2017镇江模拟)“‘黄金水道’多河港”体现了长江的(  )
A.水能丰富B.灌溉价值
C.航运价值D.养殖效益
33.
(2017济宁模拟)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但自古又多洪水泛滥成为“中国的忧患”。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很大,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B.
C.D.
34.
(2018原创)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B.台风
C.洪涝D.干旱
【小题2】该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人口稀少的地区
B.东部平原地区
C.经济落后的地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
35.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小题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 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6.

   据6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1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京津冀区域内92%的区县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京津冀区域降水量比准噶尔盆地多,但却比准噶尔盆地缺水严重,最主要原因是其(   )
A.水资源消耗量大B.水库拦蓄少,水资源流失严重
C.河流水量少D.降水的季节差异大
【小题2】解决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紧张的措施有(   )
①提高水价,节约用水  ②禁止工农业用水   ③大量开采地下水  ④防止水污染  ⑤南水北调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37.
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A.B.C.D.
38.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示意图,判断下列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中线水质最好,可调水量最大 
②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 
③中线沿途经过了东南丘陵、秦岭和华北平原 
④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⑤该工程可缓解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
39.
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40.
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中国区主题:“能见蔚蓝”。
“能见蔚蓝”代表了对未来的期待。下列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B.煤炭
C.太阳能D.天然气
41.
经市政府批准,临沂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于2016年1月1日起实行阶梯水价。如表为我国东部地区三座城市2016年的阶梯水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计加价收费   
我国许多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节约用水
②增加水厂经济收入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与国际水价接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小题2】我国北方地区水价普遍高于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B. 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大
C. 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 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42.
我国因受季风的影响,冬春季节,许多地方用水困难,而夏秋季节,不少江河的水白白流走,解决这一问题最适宜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B.人工降雨
C.跨流域调水D.大量开采地下水
43.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水田分布的是(  )
A.B.C.D.
44.
(2017潮州模拟)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缺乏D.人均占有量少
【小题2】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的是(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完全取代常规能源
A.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④
45.
(2017广东模拟)下图为我国部分沿海省市海水淡化规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大的省市大多分布在(  )
A.珠江三角洲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D.环渤海地区
【小题2】广东比天津海水淡化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大部分地区处于半湿润区
B.广东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
C.广东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D.广东海岸线比天津长
46.
(北京样卷)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某校组织“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闲置的物品献爱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书室“爱心义卖”活动中常见的物品,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属于(  )
①生物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可再生资源    ④非可再生资源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2】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爱心义卖”活动有助于(  )
A.锻炼个人销售能力B.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C.践行互助奉献精神D.实现物品循环利用
47.
(题文)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发育成不同类型的土壤。被称为“红土地”的土壤发育的气候环境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48.
(2017重庆模拟)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
A.降水量少B.气温日变化大
C.气温的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较高

2.解答题(共10题)

49.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积极开拓能源进口途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采。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陆上石油进口四通道——2006年,中哈通道开始投入使用;2011年,中俄通道投入使用;2017年3月27日,中缅通道也开始为中国西南地区输送原油;中巴通道正在修建中。
材料二 5月18日,我国成为世界可燃冰首次成功开采国。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 其燃烧后产生少量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极小;它还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300千米,同体积可燃冰能行5万千米。

(1)中国四条陆上石油进口通道均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中哈和中巴两条输油线均在中国的____(省区)卸油,中缅运油线与传统海上运输相比有何优点?
(2)根据左图所示信息分析,中巴石油运输线路建设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可知,此次可燃冰的开采地位于我国的____海域,这里与我国______(工业基地)相隔最近。
(4)由材料二可知可燃冰是________(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势显著,它的开采及利用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50.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   (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   (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   平原.
51.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年等降水量分布图”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________(大于或小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
(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________、水位、流量、________、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52.
(2018原创)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
(2)山脉①东侧为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地________(黑土、黄土或红土)面积广大;山脉②西侧为________(地形区名称),其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3)A省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4)⑦是________山脉,是黄河的发源地。
(5)图中所示的几条山脉中,位于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3.
(2017滨州模拟)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图,它来自________地区,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_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________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________季风,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我们把________(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________灾害。
54.
(2018原创)读中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是中国1月_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区,也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
(2)B 线以东以南地区受________季风影响显著,该季风活动不稳定时易导致________灾害;其中山脉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
(3)C线大致与中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西北一侧降水____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一侧河流众多,水量________(大或小),大多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_洋。
(4)城市D为________气候,E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5.
[2017·湘西]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B_____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北部大多为A______________气候。
(3)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说明我国气候具有显著的(  )
A.多样性特征  B.大陆性特征
C.海洋性特征  D.垂直性特征
(4)造成我国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56.
(2017厦门模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灌溉区。下图示意我国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A________高原,最终注入D________海。
(2)黄河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黄河在青铜峡至河口段,水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中游流经B________高原,水量明显增加,主要自然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
(5)黄河进入C________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________,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________,形成“地上河”。
57.
(2017北京模拟)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2月12日,长1 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库的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的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入95亿立方米,相当于1/6条黄河,可基本缓解北方的严重缺水局面。
(1)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此工程把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连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河四大水系,实现了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2)此工程分东、中、西线工程,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输送水源。为北京输送水源的是________线工程。
(3)黄河的不同河段呈现了不同忧患,在中游河段,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主要治理措施有______
58.
(北京样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锦绣谷是北京园博园最中心的园林景观。在治理前这里曾是北京市最大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非常恶劣。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把这里改造成巨大的下沉式景观花园,如今已成为由青山、绿水、瀑布构成的一个“世外桃源”。

锦绣谷的园林灌溉也大有学问。锦绣谷里实现了“精准灌溉”,使得水的利用率超过85%。当技术人员将锦绣谷内的每一棵树录入系统后,系统就会根据树种、树龄等数据,判断出每棵树的“饮水量”。更先进的是,还有一套同样连接到电脑上的监测系统,能够测算每次下雨时,这棵树周围降了多大的雨,树已经“喝掉”多少水,再根据这一数据调整对每棵树的灌溉量。仅这一项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就能节约50%以上的灌溉水。同时,通过调蓄净化雨水,可实现降雨回收利用率100%,使整个园区将成为“隐形水库”。
(1)资料中提到的城市环境问题是________问题。从锦绣谷建成前后对比图片可以看出,该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对周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成污染。
(2)锦绣谷采用“精准灌溉”系统,主要是考虑到北京市________资源的现状,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收集________等方式,提高了该资源的________。
(3)在降水集中的夏季,锦绣谷中丰富的植被利用雨水下渗,补充________水,起到________的作用,成为“隐形水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8道)

    解答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