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2.
读某地传统民居“高脚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小题2】下列词语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小题1】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炎热多雨的气候 | B.炎热干旱的气候 |
C.崎岖的地形 | D.寒冷潮湿的气候 |
A.风和日丽 | B.阴转多云 |
C.暴风骤雨 | D.四季如春 |
5.
【小题2】星期一这天,小明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
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据此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的是( )A.![]() | B.![]() | C.![]() | D.![]() |
A.薄毛衣 | B.短袖衫 |
C.衬衣 | D.棉衣 |
6.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
材料二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存在着4个灰霾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而且,雾霾不仅影响交通安全,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
问题:
8.
读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小题2】关于图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2月 |
A.全年均匀 | B.季节分配不均 |
C.每个月的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 | D.年际变化大 |
9.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北京某实验中学的地理气象小组,观测一天的气温,记录如下。

【小题1】这天的平均气温是( )
【小题2】从记录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小题1】这天的平均气温是( )
A.32℃ | B.10℃ | C.15℃ | D.8℃ |
A.14点 | B.20点 | C.8点 | D.2点 |
10.
下列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
B.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 |
C.一般情况,年平均气温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
D.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间 |
13.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聚落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到此一游” |
B.为了招揽游客,在旅游风景区大兴土木,建设大面积的宾馆和饭店 |
C.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 |
D.某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建经济开发区,拆掉了古建筑群 |
2.填空题- (共3题)
18.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_________(对流雨或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做________(对流雨或锋面雨)。
3.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