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
B.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
C.通过中方和各有关方面的通力合作,使我国在苏丹被劫持的29名人员安全获救。 |
D.伏尔泰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
2.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③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④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⑤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③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④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⑤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A.③④①②⑤ | B.②③⑤①④ | C.⑤①④②③ | D.②⑤③①④ |
3.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2分)
改句:新的知识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它只能通过实地实 验而得到。
A.原句:庐山的美,在它的自然风光;庐山的美,在它的故事众多。 改句:庐山很美,不仅因为它的自然风光,也因为它的故事众多。 |
B.原句:如果我们对身边生灵们的灭绝麻木不仁,灾难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的日子还遥远吗? 改句:因为灾难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的日子不远了,所以我们对身边生灵们的灭绝麻木不仁。 |
C.原句:这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 改句:这位特立独行的诗人的大半生都是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的。 |
D.原句: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6年我国农业发展简况(如图)
材料二: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 | 1826 | 7073 | 28762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神奇的“隐身衣”(汪继峰)
在各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许多关于隐身术的描写。那些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凭借着
隐身术,来无影去无踪,着实令人羡慕。
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依靠某种科技手段,
也能够实现“隐身”。
2003年1月,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隐身风衣”。人们只要穿上这件“隐身衣”,身体便会瞬间“消失”。
原来,这件风衣是用一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做成的,风衣里面安装有无数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够将穿风衣者身后的景物拍摄下来,然后投影到风衣的前面,这样就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以为穿风衣者变成了透明人.我们能够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身后的东西。
近几年,科学家们在研究“隐身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最近,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亨利·彭德利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研究出一种能够让物体隐形的纳米“超材料”。任何物体只要披上用这种“超材料”制成的“斗篷”,就能够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
这种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效果虽然很神奇,原理却十分简单。我们都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被人眼看见,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觉神经,进而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不仅不会产生反射,而且还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的身后重新汇合。整个过程就像水流经过一块光滑的岩石一样,当水遇到岩石时会发生分流,经过岩石后又重新汇流到一起。由于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不见物体。同样,由于光线能够在物体身后重新汇合,照射到物体身后的景物上,然后又顺着原路反射到人的视神经上,于是人眼便看见了物体身后的景物。如此一来,便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物体披上“隐身斗篷”后就变成透明的了。
当然,这个“隐身斗篷”项目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彭德利教授有信心在5年内让这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到那时,建筑物的墙壁可以建成透明的,保温和隔音效果却丝毫不受影响;桥梁和摩天大楼可以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
“隐身斗篷”在军事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它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辆军车,甚至是一辆坦克瞬间“消失”。试想一下,如果你只能从车轮扬起的尘土来想像一支行进中的军队,你又怎能与其进行战斗呢?
【小题1】文章开头介绍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们来无影去无踪,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2】本文介绍了“隐身技术”哪些方面的内容? (4分)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4】“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中的“最大限度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小题5】除文中介绍的外,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隐身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2分)
神奇的“隐身衣”(汪继峰)
在各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许多关于隐身术的描写。那些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凭借着
隐身术,来无影去无踪,着实令人羡慕。
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依靠某种科技手段,
也能够实现“隐身”。
2003年1月,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隐身风衣”。人们只要穿上这件“隐身衣”,身体便会瞬间“消失”。
原来,这件风衣是用一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做成的,风衣里面安装有无数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够将穿风衣者身后的景物拍摄下来,然后投影到风衣的前面,这样就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以为穿风衣者变成了透明人.我们能够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身后的东西。
近几年,科学家们在研究“隐身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最近,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亨利·彭德利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研究出一种能够让物体隐形的纳米“超材料”。任何物体只要披上用这种“超材料”制成的“斗篷”,就能够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
这种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效果虽然很神奇,原理却十分简单。我们都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被人眼看见,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觉神经,进而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不仅不会产生反射,而且还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的身后重新汇合。整个过程就像水流经过一块光滑的岩石一样,当水遇到岩石时会发生分流,经过岩石后又重新汇流到一起。由于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不见物体。同样,由于光线能够在物体身后重新汇合,照射到物体身后的景物上,然后又顺着原路反射到人的视神经上,于是人眼便看见了物体身后的景物。如此一来,便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物体披上“隐身斗篷”后就变成透明的了。
当然,这个“隐身斗篷”项目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彭德利教授有信心在5年内让这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到那时,建筑物的墙壁可以建成透明的,保温和隔音效果却丝毫不受影响;桥梁和摩天大楼可以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
“隐身斗篷”在军事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它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辆军车,甚至是一辆坦克瞬间“消失”。试想一下,如果你只能从车轮扬起的尘土来想像一支行进中的军队,你又怎能与其进行战斗呢?
【小题1】文章开头介绍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们来无影去无踪,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2】本文介绍了“隐身技术”哪些方面的内容? (4分)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4】“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中的“最大限度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小题5】除文中介绍的外,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隐身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