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81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2/8/22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自今年4月依赖,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2.小红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题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blank#}1{#/blank#}产生的,学生们听到她的声音主要是通过{#blank#}2{#/blank#}传播的.
3.小红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题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blank#}1{#/blank#}产生的,学生们听到她的声音主要是通过{#blank#}2{#/blank#}传播的.
4.冬天,戴眼镜的小金从操场走进教室后,他的眼镜片上由于发生了{#blank#}1{#/blank#}现象而使他看不清同学了.他站在门口没有动,过了一会儿,他的眼镜片上由于发生了{#blank#}2{#/blank#}现象而使他又看清同学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5.当光传播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时,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那么反射角为{#blank#}1{#/blank#},光是{#blank#}2{#/blank#}(选填“从空气射向水”或“从水射向空气”)的.
6.如图甲是小峰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且热源每分钟的供热不变,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王正君

    ①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起源于非洲,随着蜂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分布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热带与亚热带的各个地区。在中国,它们占据着海南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地带。
②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螯刺”这扇门,又打开了“强有力的嘴巴——下颚”这扇窗。失去螯刺的无刺蜂,自有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
③无刺蜂的后足带有胶状小球,其内含有粘性极强的蜂胶,在遇到挑衅者(如胡蜂)时,它们利用蜂胶的粘性,将胡蜂的翅膀粘住,使其以自由落体之姿坠到地面,之后对其进行撕咬,彻底将其消灭。
④有的无刺蜂则以“毒气与毒液”为杀手锏。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如黄鼠狼一般释放一股极其难闻的气体,在熏跑敌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有的种类则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所溅之处,无不被其“毁容”,极具杀伤力。
⑤有的无刺蜂在人触碰其巢穴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人的头发、眉毛中,甚至会进入人的眼睛、耳朵,旋即释放粘液,用下颚撕咬,令人产生不适感。
⑥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无刺蜂秉承着“自卫防身”的原则施用着它们的独门武器,算是一群和平爱好者。
⑦无刺蜂生来与众不同,它设计的“小屋”也别具一格,其复杂程度堪称“蜜蜂之最”。无刺蜂通常把 “家”安在中空的树干或树杈上,巢在树洞内呈长桶状,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孔的外侧通常连有一根“管子”,此“管状通道”由蜂蜡和泥土混合筑成,有的“管状通道”还被设计成“喇叭状”,向内一直通到蜂王繁殖的区域。整个蜂巢采用多种建筑材料:蜂蜡、蜂胶以及树脂等。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水。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⑧无刺蜂蜂蜜呈绿褐色,与普通蜂蜜相比,具有水分大、口感略酸、香味更浓郁、还原糖含量较低、淀粉酶值较低等特点。无刺蜂蜂蜜还以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它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内障、皮肤病以及一些妇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小题1】通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行文思路,并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答:
【小题2】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
【小题3】划线句子中“比较”“通常”两词能否去掉,请作简要说明。
答:
【小题4】仔细阅读全文,说说 无刺蜂与其他蜜蜂之间的区别。
答: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0分)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厘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
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儿腻。
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总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国会也是抵制多于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1915年在纽约州根据州法律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为,围绕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辩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性”: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
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
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
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机构。
学者熊培云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出来,中国慈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继续前行。
(节选自《环球慈善》。2011年8月)
【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美慈善事业的不同特点。(4分)
【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分)
【小题3】根据文章信息,请你谈谈中国慈善事业的出路在哪里。(3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12.
名著阅读题。(6分)
【小题1】小说《格列佛游记》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相关内容。(3分)
【小题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4.作文(共1题)

13.
表达·交流
海子有这样的诗句:“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请以“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5.其他(共1题)

1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guī(   )宝。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nǐ(   )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yì(   ),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恣,行草的线条像  揩书的结构如君子端庄的举止。连云港市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联于指间心上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小题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小题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 续写完整。(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