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753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选择题(共19题)

1.
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东南亚B.加拿大C.澳大利亚D.美国
2.各种机器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英国人发明的?(  )
3.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B.跨经度最广的洲
C.跨纬度最广的洲D.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4.
世界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其中最低处在(  )
A.里海湖面B.咸海湖面C.死海湖面D.青海湖面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总体上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中华的先民认为这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自己发明的。这反映出中华的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非凡事迹的文学表达。女娲等人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嫘祖发明蚕桑,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定乐律等).中国的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分明是一位人间领袖的英雄事迹,哪里有丝毫的神话色彩?

    既然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人伦的幸福、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尚书》说:“惟人,万物之灵。”《礼记》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些论断颇能代表古代中国人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确定。.正因如此、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主要对象。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他们的关怀对象都是现实的人生。

    所以,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认为解决人间的实际问题才是思想家的当务之急。一句话,中华先民的理想国就在人间。一个鲜明的例证是,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都与人间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仰韶文化的大量彩陶器具上所绘的鱼鸟图案,无论是意味着图腾崇拜还是祈祷狩猎有获,都反映着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诉求。至于河姆渡、大汶口文化中都有发现的陶鬶 ,呈猪形,呈狗形,更是先民畜牧生产的直接表现。最早的古代歌谣也都是人间的产物,例如记载在甲骨上的一段上古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它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倾注着以农为本的古代先民的喜怒哀乐。虽然在中华文明史初期产生的艺术品也有以祭祀鬼神为用途的,但是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例如汉代的墓葬壁画中常见伏羲女娲之类的神话题材,而唐代的同类壁画却以宴饮、耕牧等人间生活为主要内容。至于在思想界,则从孔子开始就确立了“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孔子教导弟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对于鬼神及彼岸世界等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的命题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既是机敏睿智,更是实事求是,因为先民们思考的对象就是人间,就是现世,以人为本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莫砺锋《诗意人生》,有删节)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总体上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中华的先民认为这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自己发明的。这反映出中华的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非凡事迹的文学表达。女娲等人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嫘祖发明蚕桑,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定乐律等).中国的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分明是一位人间领袖的英雄事迹,哪里有丝毫的神话色彩?

    既然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人伦的幸福、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尚书》说:“惟人,万物之灵。”《礼记》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些论断颇能代表古代中国人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确定。.正因如此、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主要对象。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他们的关怀对象都是现实的人生。

    所以,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认为解决人间的实际问题才是思想家的当务之急。一句话,中华先民的理想国就在人间。一个鲜明的例证是,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都与人间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仰韶文化的大量彩陶器具上所绘的鱼鸟图案,无论是意味着图腾崇拜还是祈祷狩猎有获,都反映着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诉求。至于河姆渡、大汶口文化中都有发现的陶鬶 ,呈猪形,呈狗形,更是先民畜牧生产的直接表现。最早的古代歌谣也都是人间的产物,例如记载在甲骨上的一段上古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它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倾注着以农为本的古代先民的喜怒哀乐。虽然在中华文明史初期产生的艺术品也有以祭祀鬼神为用途的,但是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例如汉代的墓葬壁画中常见伏羲女娲之类的神话题材,而唐代的同类壁画却以宴饮、耕牧等人间生活为主要内容。至于在思想界,则从孔子开始就确立了“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孔子教导弟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对于鬼神及彼岸世界等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的命题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既是机敏睿智,更是实事求是,因为先民们思考的对象就是人间,就是现世,以人为本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莫砺锋《诗意人生》,有删节)

7.
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都濒临的海洋是(  )
A.阿拉伯海B.里海C.地中海D.黑海
8.
某地各月均温高于20摄氏度,1月干燥,草木枯黄;7月湿热,植被茂盛。该地属于()
A.热带雨林带B.热带沙漠带C.温带草原带D.热带草原带
9.
小王同学从澳大利亚东海岸向西穿越大陆,依次经历了三大地形区分别是
A.山地、平原、高原B.高原、平原、山地
C.平原、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平原
10.
读中东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图中A海域名称是( )
A.红海B.地中海C.孟加拉湾D.波斯湾
【小题2】A海湾周围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煤炭B.石油C.铁矿D.金刚石
【小题3】该区域内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湿热B.地形崎岖C.淡水短缺D.交通不便
【小题4】从A海域进入大西洋的便捷航道是( )
A.土耳其海峡B.苏伊士运河C.麦哲伦海峡D.英吉利海峡
11.
读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D.英吉利海峡
【小题2】图中A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降水均匀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D.全年高温多雨
【小题3】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埃菲尔铁塔—法国B.凯旋门—英国C.斗兽场—西班牙D.水城威尼斯—荷兰
12.
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 )
A.铝土和金刚石B.煤炭和铁矿石C.铁矿石和锰矿D.石油和天然气
13.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中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东南部沿海地区D.西部沿海地区
14.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    )
15.
澳大利亚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  )
A.大豆/羊毛B.小麦/羊毛C.玉米/羊毛D.水稻/羊毛
16.
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工业区是(  )
A.东南部工业区B.西部工业区
C.西北部工业区D.东北部工业区
17.
下列有关美国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美国本土有三面濒临海洋B.美国的地形中平原面积广大
C.美国的工业体系完整,技术先进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18.
下列有关巴西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被称作民族大熔炉的缩影B.地形中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工农业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D.亚马孙平原上分布的是热带草原
19.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在两极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B.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都很恶劣
C.北极地区具有“白色沙漠”之称D.南极地区的企鹅被称作是南极的主人

2.解答题(共5题)

20.
(题文)把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和国家:印度、英国、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填到表格中。
21.
读亚洲某国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是______,按照地理方位是属于______。
(2)写出海域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3)写出岛屿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4)该国的主要工业分布在______和______。
(5)分析该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______。
(6)分析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
22.
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事物名称:①______洋,②______洋,③______沙漠,④______盆地,⑤______河,⑥______湾,⑦______海,⑧______高原,⑨______高原,⑩______岛.
(2)④地属于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23.
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邻国: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河流E:________ ,海湾F:________ 。   
(2)城市:B________ ,D________ ;________ 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海港。   
(3)美国本土以________ 气候为主;农业带:A________ ,C________ 。   
(4)五大湖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全部位于美国的 ________ 。   
(5)美国除了本土外,还有两个州:________ 和 ________ 。
24.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站名称:A______,B______,A在B______方向。
(2)海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大洲名称:E______,F______,H______。
(4)该地区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