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练习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370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3/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3分)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
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1分)
材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英国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3)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的表现?(2分)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2分)马嘎尔尼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符合历史实际吗?(1分)请用晚清的历史境遇说明他的观点。(2分)
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
共同主张。(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
继续弘扬”这句话?(4分)
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想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6分)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些“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6分)

2.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③“使民重死而不远迁”
④“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
5.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作为历史解释,它可以用来评价
A.洋务运动B.维新思想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
(题文)[美]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
A.普罗塔格拉B.泰勒斯C.苏格拉底D.伯里克利
7.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这反映出
A.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以改造中国
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重建中国的政治秩序
C.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主张重估传统、唤醒国民
D.李大钊、陈独秀主张效仿苏俄进行彻底的社会转型
8.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做演讲时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是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候,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不可频频伤国民的元气。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
A.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比较严重
B.民生主义着眼于社会改良和国民共享文明福祉
C.民生主义带有防止出现伤害国民元气的社会革命的愿望
D.孙中山力争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9.
“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下列属于***直接论证其“非正统做法”合理性的论著是
A.《庶民的胜利》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0.
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早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就已经攻克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D.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已经得到解决

3.选择题(共8题)

11.

计算:1.9999+19.999+199.99+1999.9+19999={#blank#}1{#/blank#} .


12.

观察某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多代种植的性状变化,发现其中的矮杄变异株.经过连续自交获得矮杄性状表现稳定的突变体.用正常植株与矮杄突变体进行杂交,F2结果见表1.在苗期用赤霉素(GA3)处理,并测量其株高,结果见表2.

请回答问题:

(1)利用{#blank#}1{#/blank#} 的方法将苏云金杄菌的杀虫晶体蛋白质基因导入普通植株,获得转基因抗虫品种.为确认矮杄突变体是否携带外源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可利用{#blank#}2{#/blank#} 技术进行检测.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矮杄是{#blank#}3{#/blank#} 性性状;如果该矮杄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传递{#blank#}4{#/blank#} (符合/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矮杄性状{#blank#}5{#/blank#} (是/不是)由于插入T﹣DNA引起的,判断的依据是{#blank#}6{#/blank#} 

(4)由表2结果可知,用GA3处理后,植株高度{#blank#}7{#/blank#} ,原因是赤霉素有{#blank#}8{#/blank#} 的作用,同时说明矮化植株体内的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blank#}9{#/blank#} (正常/异常),推测造成其矮化的原因可能是{#blank#}10{#/blank#} ,这需要通过测定{#blank#}11{#/blank#} 来验证.

13.

简便计算

4.75﹣9.63+8.25﹣1.37       

81.5×15.8+81.5×51.8+67.6×18.5    

99999×26+33333×22.

14.

已知函数f(x)=|x﹣1|,

(1)解关于x的不等式f(x)+x2﹣1>0

(2)若g(x)=﹣|x+3|+m,f(x)<g(x)的解集非空,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5.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肌  体的重要作用,其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16.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肌  体的重要作用,其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17.

4530×1.9+53×276+370×90+34×453+5300×1.71.

18.

4530×1.9+53×276+370×90+34×453+5300×1.7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