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概括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材料一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概括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产品出口量统计(1893—1899年)单位:担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2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贸易格局的变化。概述“地理大发现”对传统的思想挑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甲午战争后中国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产品出口量统计(1893—1899年)单位:担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2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贸易格局的变化。概述“地理大发现”对传统的思想挑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甲午战争后中国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因素。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也是英国戏剧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两位同时期的世界级戏剧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下,同样都创作了脍炙人口超越时空的剧作……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以《牡丹亭》最为著名。400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正是昆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立刻被搬上了舞台,成为常演常新的经典……几乎同一时期,莎士比亚创作完成了他的代表性巨作《哈姆雷特》,它的上演轰动了欧洲剧坛。
最初的昆曲传奇大多上演全本,一本往往有几十出,要演三个晚上,这样拖沓会使观众厌烦。聪明的艺人就从传奇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位剧作家写出不朽作品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昆曲兴盛的主要原因。
(3)如何拯救和保护昆曲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第二种观点主张如果昆曲不能创新,那它早在几百年前就死亡了。结合所学,请您选择“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其中一种观点并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材料一 今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也是英国戏剧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两位同时期的世界级戏剧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下,同样都创作了脍炙人口超越时空的剧作……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以《牡丹亭》最为著名。400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正是昆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立刻被搬上了舞台,成为常演常新的经典……几乎同一时期,莎士比亚创作完成了他的代表性巨作《哈姆雷特》,它的上演轰动了欧洲剧坛。
——摘编自凤凰网《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材料二 在昆曲演出中,南戏中有七角色之分,到昆曲时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的说法……元杂剧的装扮比较简单,只有净、末用白粉敷面……到明代,像《千金记》中的韩信由生扮,剧本注明要“面赤微须”,就是要求涂红脸,还要带髯口。最初的昆曲传奇大多上演全本,一本往往有几十出,要演三个晚上,这样拖沓会使观众厌烦。聪明的艺人就从传奇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整理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位剧作家写出不朽作品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昆曲兴盛的主要原因。
(3)如何拯救和保护昆曲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第二种观点主张如果昆曲不能创新,那它早在几百年前就死亡了。结合所学,请您选择“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其中一种观点并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3.单选题- (共18题)
5.
美国1787年宪法是对抗与冲突的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其制度设计也体现了妥协精神。宪法中有一项被称为“Three﹣Fifths Compromise(五分之三妥协)”,其妥协的双方分别是
A.中央与地方 |
B.总统与国会 |
C.大州与小州 |
D.南方与北方 |
6.
近代诗人黄遵宪有诗云:“城头蓬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迎击日军 |
B.徐骧、丘逢甲领导义军斗争 |
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运动 |
D.民族资本家提倡“实业救国” |
7.
下图是1979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截图,下列表述与这期头版内容相符的有

①宣布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②提出了海峡两岸实行“三通”的建议
③阐明了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
④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

①宣布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②提出了海峡两岸实行“三通”的建议
③阐明了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
④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下列关于“华沙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组织
②其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③成立时的成员国包括蒙古、朝鲜和越南
④解散于苏联解体前夕
①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组织
②其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③成立时的成员国包括蒙古、朝鲜和越南
④解散于苏联解体前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此书的是
A.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B.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C. “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纯纯则易使也。”
D.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B.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C. “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纯纯则易使也。”
D.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1.
【加试题】下列所示为反映近代德国城市化进程的“1871—1910年德国城乡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

①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②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
③汽车取代马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④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

①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②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
③汽车取代马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④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4.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说:“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虽较快,但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这期间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清政府不得不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列强间的战争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 |
C.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
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
15.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意在
A.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败 |
B.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 |
C.赞美和追求自然的人性 |
D.歌颂人间的仁爱友谊 |
16.
“他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幻想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建立一种以‘法郎吉’为其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还首次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彻底解放的准绳。”材料中的‘他’是指
A.伏尔泰 |
B.卢梭 |
C.傅立叶 |
D.马克思 |
17.
培根曾针对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三项中国古代发明予以高度评价:“……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这里特指文字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至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伟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材料中的“第一项发明”最有可能是指
A.造纸术 |
B.指南针 |
C.火药 |
D.印刷术 |
18.
清代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款题画始自苏(轼)、米(芾),至元明而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泛觞。”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款题图画”应属于文人画 |
B.苏轼被尊为文人画的鼻祖 |
C.题字体现画家的文化素养 |
D.款题图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
19.
谭嗣同曾说:“本非两厢情愿,而强合漠不相关之人,絷之终身,以为夫妇,夫果何恃以伸其偏权而相苦哉?实亦三纲之说苦之也。”其意为
A.强化三纲五常 |
B.否定孔子权威 |
C.主张婚姻自主 |
D.倡导新文化运动 |
20.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说:“科学工作者在***思想指导下,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工作,为我国夺得了这项理论科学研究的‘世界冠军’,这一杰出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迈进了一大步,为生命起源的唯物辩证学说取得了一项有力的新论据。”这一“杰出的重大成就”是指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B.大跃进期间水稻亩产超过万斤 |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D.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合作任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