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7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2/2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董仲舒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思想。(4分)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
2.
阅读下列关于“电视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的两则材料(14分)
材料一: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声音与图像与文化接触。……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感觉方式。我们能够看到远在非洲刚刚发生的战争灾难,能够使全球几十亿人同时共享亚特亚大具有科幻神话特征的开幕式……电视的兴起,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一次革命,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等方面,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情势和氛围。
材料二:美国电视事业的发达,使青少年一代沉迷于电视机前,日渐发福,变成了“沙发土豆”。影视的进步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看电影、电视的时间过长也有消极作用,为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电视作为传播媒体的优势。(5分)
(2)作为一名高中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长时间观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谈谈你的理由。(9分)
3.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建国前夕,***同志在党的会上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无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建国后不久,正如***同志所预言的那样,党内出了像刘青山、张予善那样的腐败变质分子。
材料二改革开放开始不久,邓小平同志就向全党打招呼,指出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材料三江民指出:“现在有的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这一点对高级干部尤其重要。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的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不警惕不斗争行吗?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回答: (1)1949年***在中共哪次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原因是为什么?(4分)
(2)上述三位党的领导人的论断之间有何共同点?这种联系说明了什么?(4分)
(3) 结合材料三,说说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存在上述材料中所说的问题?(6分)

2.单选题(共15题)

4.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5.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的是白色,包拯的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6.
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
7.
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8.
下列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
9.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
10.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
A.《农政全书》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D.《各国律例》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A.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怎样革命
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
12.
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可能引用到的国家政策计划不包括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两弹一星计划
D.火炬计划
13.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
B.南优二号培育成功
C.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D.掌握卫星返回技术
14.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指的是(    )
A.钱学森B.邓稼先
C.袁隆平D.贾思勰
15.
某文学作品写道:“1977年的元宵节,狗蛋他爹做了几个灯笼拿到街上卖,马上被公社干部指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文革社会动乱导致B.仍然坚持“左”倾错误
C.人们思想守旧导致D.改革开放尚未深入人心
16.
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17.
下列内容不属于华加索创作特点的是
A.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B.采用变形的表现手法
C.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D.拒绝采用各种新材料
18.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3.选择题(共3题)

19.

请试着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高山之{#blank#}1{#/blank#}         狂{#blank#}2{#/blank#}    {#blank#}3{#/blank#}障             {#blank#}4{#/blank#}育

20.

朗诵全诗《黄河颂》后,你觉得这首诗是一首直白抒情的诗,还是委婉含蓄的诗?为什么?       

21.

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