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桓台第二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6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7分)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评述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6分)
(2)简述图二反映的政权机构的主要职能,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4分)(3)图三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请根据图中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与图一、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哪些重要特征?(6分)
(4)除图三所示之外,新中国初期(1956年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什么重大成就?(1分)
2.
(12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本专题是制作的素材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阶段
代表人物
著作(杂志)
思想主张
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
魏源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器物
第二阶段

图1梁启超
《变法通议》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学习西方的制度
第三阶段

图2陈独秀
 
A

C
 
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
A: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梁启超《变法通议》中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2分)
第三阶段:图3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4)根据阶段特征的变化,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出的主要特点。(2分)

2.单选题(共15题)

3.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法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古罗马对此做出的最早贡献是制订了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典》
4.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大宪章》B.《权利法案》
C.《1875年宪法》D.《临时约法》
5.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的领导地位
D.***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6.
下图所示文献的发表, 标志着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第一国际的成立D.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7.
1953年,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说道:“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些原则”是指(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
二战以后,美苏两级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9.
“且今物质修明, 尤尚机器, 辫发长重, 行动摇舞, 误缠机器, 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可见, 作者的意图是
A.剪除辫发B.维护专制统治
C.反对机器生产D.抵制洋货
10.
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此话反映他的主张是
A.人民主权说B.开明专制
C.社会契约论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1.
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句话反映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
A.蒙昧主义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D.个人主义
1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推动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13.
端午节用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
14.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牛顿----经典力学B.普朗克----量子论
C.爱迪生----改良蒸汽机D.爱因斯坦----相对论
15.
“这场扫荡权威、 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文化革命”是指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6.
《感动中国》中有一颁奖词:“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脱离饥饿。”这里的“他”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李四光
D.华罗庚
17.
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作者被后人誉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是
A.达·芬奇B.梵·高
C.莫奈D.毕加索

3.选择题(共6题)

18.Only in this way _________ progress in your English.
19.News came that Liu Xun, a student from Nanjing, ______ from thousands of candidates and became a torch bearer.
20.News came that Liu Xun, a student from Nanjing, ______ from thousands of candidates and became a torch bearer.
21.A new ______ to teaching languages is being used here, and it has turned out to be very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22.The police are _____ to conclude that the cause of fire was a cigarette end.
23.The police are _____ to conclude that the cause of fire was a cigarette en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