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括号里填写的汉字,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③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 )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① 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③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 )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A.走攥飘 | B.踱攥浮 |
C.走握飘 | D.踱握浮 |
2.
下列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B.农民张玉民首当其冲,办起了全市第一家私营钢琴厂。 |
C.李老师的语文课最受同学们的欢迎,既有班门弄斧的谦逊,又有旁征博引的渊博。 |
D.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①
杜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②。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注]①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②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激之声。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
C.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
D.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北美的荒漠里,生活着一种不会飞的鸟——走鹃。走鹃虽然不会飞,但它练就了一双飞毛腿(每分钟奔跑500米)和敏捷的身手,甚至可以捕食最难缠的响尾蛇。遇到较大的响尾蛇时,走鹃从不贸然进攻。它先是和响尾蛇对峙,然后围着它转,激怒它。响尾蛇被激怒后晃动着带环的尾巴发出警告,走鹃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它能从响尾蛇尾巴晃动的速度判断出响尾蛇的进攻的速度,当它得出响尾蛇的进攻速度低于自己时,就快速进攻它的七寸,用结实的喙将其啄死。这就是走鹃荒漠生存的智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8分)
①2010年,国家住建部曾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调研,发现2008~2010年的3年间,62%的城市都发生过内涝事件。逢大雨必涝,已成为大城市的通病。
②追根溯源,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期,原来的农田、水塘和湿地大量减少,地表“硬质化”——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满街都是水泥路面,这些都是无法自然渗水的。城市的公园、绿地又不够,导致90%的雨水进入排水系统,使其难堪重负,一旦城市遭到暴雨袭击,突然增多的雨水无处泄洪,于是,道路变成了“河流”,广场变成了“湖海”,低洼区域也成了一片泽国。
③路面不透水,使得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完全被阻;雨水在地面汇集,引起交通阻塞,加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雨水从地面流走或被蒸发,使得城市灰尘污染加重。
④ 还有,硬路面吸收、储存并反射太阳热量,可使地面温度升高,增加城市夏季的炎热,加大为降温付出的能源消耗。此外,硬路面还会引起诸多环境和生态负效应,如使路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减低,与日益加重的空气污染相结合,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和生物活动……
⑤“硬化”路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部分雨水资源未经利用就通过污水排水管网白白放掉了,实在可惜。
⑥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水利部预测,2030年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有1750立方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成了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把雨水尽量利用起来,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最好办法。
【小题1】 第②段中的两个划线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选文第②段主要说明的是 ,第③~⑤段则是 。(2分)
【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透水路面比硬化路面所具有的优点。(4分)
【材料】德国在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便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在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处生长,这样地面可形成35%的绿化面积;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则用有孔砖加碎石来铺设,这种地面不生杂草,但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低于全硬化地面。
答:
①2010年,国家住建部曾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调研,发现2008~2010年的3年间,62%的城市都发生过内涝事件。逢大雨必涝,已成为大城市的通病。
②追根溯源,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期,原来的农田、水塘和湿地大量减少,地表“硬质化”——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满街都是水泥路面,这些都是无法自然渗水的。城市的公园、绿地又不够,导致90%的雨水进入排水系统,使其难堪重负,一旦城市遭到暴雨袭击,突然增多的雨水无处泄洪,于是,道路变成了“河流”,广场变成了“湖海”,低洼区域也成了一片泽国。
③路面不透水,使得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完全被阻;雨水在地面汇集,引起交通阻塞,加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雨水从地面流走或被蒸发,使得城市灰尘污染加重。
④ 还有,硬路面吸收、储存并反射太阳热量,可使地面温度升高,增加城市夏季的炎热,加大为降温付出的能源消耗。此外,硬路面还会引起诸多环境和生态负效应,如使路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减低,与日益加重的空气污染相结合,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和生物活动……
⑤“硬化”路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部分雨水资源未经利用就通过污水排水管网白白放掉了,实在可惜。
⑥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水利部预测,2030年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有1750立方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成了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把雨水尽量利用起来,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最好办法。
【小题1】 第②段中的两个划线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选文第②段主要说明的是 ,第③~⑤段则是 。(2分)
【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透水路面比硬化路面所具有的优点。(4分)
【材料】德国在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便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在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处生长,这样地面可形成35%的绿化面积;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则用有孔砖加碎石来铺设,这种地面不生杂草,但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低于全硬化地面。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