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 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二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了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枓枓三 1898年成蔡元培出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即校长),在学堂课程中为学生提供 多元化选择,支特新旧派别的教员辩驳,这是蔡元培人生中的第一次教育改革。1912年,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物理、地理,算学、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突出强调枳极进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传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就是带着这些教育经验和观念,蔡元培决心将京师大学堂改造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学,为此,他面对学校里存在的各种思潮大职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为什么在“教育救国”这条路上能够“不忘初心”?在德国莱比锡待了4年,在柏林待了1年,这些经历让蔡元培十分淸楚大学在德国崛起中的作用,借用他在1919年写下的《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可以知道他的初衷:“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进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
——根据张晓唯 《蔡元培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槪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指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社会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梁启超、蔡元培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材料一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 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二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了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枓枓三 1898年成蔡元培出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即校长),在学堂课程中为学生提供 多元化选择,支特新旧派别的教员辩驳,这是蔡元培人生中的第一次教育改革。1912年,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物理、地理,算学、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突出强调枳极进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传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就是带着这些教育经验和观念,蔡元培决心将京师大学堂改造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学,为此,他面对学校里存在的各种思潮大职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为什么在“教育救国”这条路上能够“不忘初心”?在德国莱比锡待了4年,在柏林待了1年,这些经历让蔡元培十分淸楚大学在德国崛起中的作用,借用他在1919年写下的《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可以知道他的初衷:“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进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
——根据张晓唯 《蔡元培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槪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指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社会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梁启超、蔡元培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2.
闽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爱新觉罗•善耆是淸末政治舞台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皇亲贵族,从戊戌变法起,善耆 就一直支持光绪帝进行维新,被称为“帝党”……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善耆出任崇文门监督,幵始担任实缺并着手整顿崇文门税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善耆任民政部尚书(责任内阁成立时,为民政大臣),掌握民政大权,成为满清贵族中具有实权的开明派人物。
善耆在新政建设过程中,严于律己,雷厉风行,大胆任用新知识分子,着力整顿巡警, 从而奠定了京师近代警察的基本规模;参与编订《报律》、《著作权律>、《出版律》和《禁 烟条例》等一系列律令条文,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守法者有法可循;同时积极筹办京师自治,推动立宪运动的发展;还对海军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善耆的这些措施是淸政府新政举措的重成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的近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善耆的新政活动。
材料 爱新觉罗•善耆是淸末政治舞台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皇亲贵族,从戊戌变法起,善耆 就一直支持光绪帝进行维新,被称为“帝党”……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善耆出任崇文门监督,幵始担任实缺并着手整顿崇文门税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善耆任民政部尚书(责任内阁成立时,为民政大臣),掌握民政大权,成为满清贵族中具有实权的开明派人物。
善耆在新政建设过程中,严于律己,雷厉风行,大胆任用新知识分子,着力整顿巡警, 从而奠定了京师近代警察的基本规模;参与编订《报律》、《著作权律>、《出版律》和《禁 烟条例》等一系列律令条文,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守法者有法可循;同时积极筹办京师自治,推动立宪运动的发展;还对海军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善耆的这些措施是淸政府新政举措的重成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的近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
——摘编自孙燕京《善耆与淸末新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善耆推行新政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善耆的新政活动。
3.
阅读下列材料,冋答问题。
材料一 谭嗣同在《仁学•自叙>中毅然宣称:“流涕哀号,张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 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他以极尖锐、极简明的语言概括道:“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一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同辈,即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 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而己为时代所不容。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拙灭裂.固宜然矣。
——梁启超《清代学术槪论》
(1) 根据材料,概括谭嗣同的基本思想观点。
(2) 根据材料,结合社会背景,简要评述谭嗣同的思想。
材料一 谭嗣同在《仁学•自叙>中毅然宣称:“流涕哀号,张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 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他以极尖锐、极简明的语言概括道:“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一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同辈,即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 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而己为时代所不容。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拙灭裂.固宜然矣。
——梁启超《清代学术槪论》
(1) 根据材料,概括谭嗣同的基本思想观点。
(2) 根据材料,结合社会背景,简要评述谭嗣同的思想。
2.单选题- (共27题)
4.
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
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 |
B.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 |
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 |
D.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 |
5.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议员。英国议会出台这一决议的目的是
A.确保《权利法案》实施 |
B.结束国王专制权力 |
C.置内阁于议会控制之下 |
D.防止首相滥用职权 |
6.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宪政的精神 |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
C.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8.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
9.
美国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10.
恩格斯表示:“对于我们来说,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自然科学),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规律 | B.马克思主义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
C.科学进步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D.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提供了理论 |
11.
19世纪末,彼得堡己拥有120万人口,莫斯科居民也超过100万。20世纪初叶,垄断组织已成为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另一方面,俄国还保留着大量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宗法式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普遍存在于农村。这说明十月革命
A.是使俄国摆脱落后农奴制的必由之路 |
B.首先发生在城市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
C.是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
D.为工农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2.
建国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
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 |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 |
13.
本世纪初,加强了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
A.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 |
C.发展与东南亚联盟的友好关系 | D.成立多方共贏的上海合作组织 |
14.
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
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 B.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 |
C.中国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 D.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 |
15.
1963年,***提出发展“两个中国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这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 B.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 |
C.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 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
16.
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A.经互会的成立 |
B.杜魯门主义的出台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柏林危机的爆发 |
17.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
C.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
D.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
18.
(题文)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
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
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
19.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可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义的形成 |
20.
—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一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毎年的纯利润就达80亿一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此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取代了商品输出 | B.英国的高额收入得益于制度优势 |
C.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使资本流通加快 | D.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一战的爆发 |
21.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22.
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 |
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 |
C.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
D.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 |
23.
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项目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4250 | 100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 |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
C.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
D.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
24.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
25.
“法国有自己的国情一—它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却没有产生革命。……在法国非用暴力方式才行。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国需要卢梭。”“法国需要卢梭”主要是因为
A.卢梭倡导了人民主权学说 | B.卢梭宣扬浪漫主义 |
C.卢梭是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 D.法国缺少政治理性 |
26.
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
A.经典物理学 |
B.相对论 |
C.进化论 |
D.现代信息技术 |
27.
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一认识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
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
28.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 B.纠正王明、傅古“左”倾错误 |
C.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 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
29.
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纷纷发表评论:《真理报》以红色标题《中国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贺,并说这一成绩证明了***说过的一句话,即“社会主义好”;《汉诺威汇报》则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
A.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B.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
C.“神舟5号”宇宙飞船往返成功 | D.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
30.
贝多芬在使用奏鸣曲、交响曲等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准形式创作作品的同时,还谱写了表达更热烈、更复杂感情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这反映出贝多芬的音乐
A.趋向于通俗易懂和大众化 |
B.充满理性主义风格 |
C.渗透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性 |
D.风格已有转变倾向 |
3.选择题- (共2题)
31.饱和盐溶液W的电解产物发生下列系列反应.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主要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中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的其它产物已略去),其中A、B、C、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物质,X和K是中学常见的金属单质,氧化物Y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