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5.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近13.4亿。我国人口总数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国防兵源不足 | B.劳动力短缺 |
C.耕地闲置 |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
6.
自我国人口平均增长最快的时间段以后,我国的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逐渐变慢,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
B.医疗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 |
C.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生率降低![]() |
D.工业污染加重,死亡率升高 |
8.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
B.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C.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
D.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
13.
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地形类型 | 山地 | 高原 | 平原 | 盆地 | 丘陵 |
所占比例 | 33% | 26% | 12% | 19% | 10% |
A.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 B.盆地占的比重最小 |
C.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 | D.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 |
2.解答题- (共5题)
21.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于亚洲中部________,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高原山地气候。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处于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________(气候类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距离海洋远近差异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并且地势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4)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1)由于亚洲中部________,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高原山地气候。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处于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________(气候类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距离海洋远近差异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并且地势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4)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22.
下图是中国空白政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 、 、 、 。(填省区简称)
(2)①是 (填省区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内陆国是 。
(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
(4)③是 海;④是 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区是 。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⑤ 是(国家);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 (国家)。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 、 、 、 。(填省区简称)
(2)①是 (填省区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内陆国是 。
(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
(4)③是 海;④是 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区是 。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⑤ 是(国家);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 (国家)。
23.
读“中国地势阶梯分布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_____高原;b_____平原;c_____高原;d_______山脉。
(2)图中A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米以上,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B是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_米,地形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C是第_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下,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该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
(4)该地势的优势,对气候: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____。 对河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和________的经济联系;阶梯间交界处,落差大,多急流瀑布,_________丰富。

(1)写出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_____高原;b_____平原;c_____高原;d_______山脉。
(2)图中A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米以上,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B是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_米,地形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C是第_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下,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该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
(4)该地势的优势,对气候: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____。 对河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和________的经济联系;阶梯间交界处,落差大,多急流瀑布,_________丰富。
24.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3)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从温度带来看,A区域主要分布( )。(双选)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3)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从温度带来看,A区域主要分布( )。(双选)
A.亚热带 | B.中温带 | C.寒温带 | D.热带 |
25.
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甲图),结合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甲图 乙图
(1)图8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相比,人口密度 。
(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 、 为主。
(4)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 (填数码)地区。
(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填数码)地区。
(6)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9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 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甲图 乙图
(1)图8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相比,人口密度 。
(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 、 为主。
(4)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 (填数码)地区。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林业比重 | 渔业比重 | 其他所占比重 |
甲 | 77.2% | 10.8% | 1.4% | 9.4% | 1.2% |
乙 | 46.5% | 48.0% | 1.5% | 1.8% | 2.2% |
丙 | 8.0% | 90.0% | 0.4% | 0.1% | 1.5% |
丁 | 16.2% | 14.0% | 62.6% | 0.4% | 6.8% |
(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填数码)地区。
(6)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9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 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