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A.喑(yān)哑 嗤(chī)笑 扶掖(yè) 强聒(guō)不舍 |
B.褴褛(lǚ) 阴晦(huì) 风骚(sāo ) 佝偻(gōulóu) |
C.稍逊(xùn ) 栖(qī)息 襁(qiánɡ)褓 旁骛(wù) |
D.留滞(zhì) 发窘(jiǒng) 煞(shà)白 恣睢(zì)(suī) |
A.成吉思汗 红妆素裹 一代天骄 田圃 |
B.润如油膏 朦朦胧胧 歇斯低里 拮据 |
C.三顾茅庐 重蹈覆辙 断章取义 亵渎 |
D.神色张皇 不言而喻 根深缔固 箫索 |
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的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
B.“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
D.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 |
A.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坚决禁止。 |
B.新领导能密切联系群众和关心群众痛痒,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 |
C.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行使职权。 |
D.“严打”取得显著成果,路霸匪患已经肃清或被大部分剿灭。 |
A.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
B.青春创业片《中国合伙人》以“零负评”口碑引发观影热潮,不少观众看完片自发鼓掌。 |
C.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
D.用6.3元过一天,你行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以增进人们对贫困的感受。 |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网友聊天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网友聊天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我有我的权利,你强行剥夺我自由是违法的。 |
B.我求你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网友聊天就是了。 |
C.谢谢妈妈,你的提醒我会注意,但我与网友聊天除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化解压力,请你理解并允许我这么做吧。 |
D.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聊天,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 |
A.词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长短句”。 |
B.《沁园春·雪》是***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
C.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重压下的淳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英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小题1】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小题2】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小题3】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哪一句? 其作用是什么?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拥有青春五彩梦,______________。
(2)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示侧:板块一:青春的宣言 板块二:青春座右铭
板块三:________________ 板块四: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一句和“青春”相关的名人名言,激励你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1)题目:平凡中的发现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600字。
(2)说话是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任何人之间交流或交际的方式之一。
有的人口头表达能力强,很会说话,有的人不善于说话,木讷,言辞少;有的人爱说话,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的声音,有的人不爱说话,各种场合都极少语言。
有的人你喜欢和他说话,感到温暖,时有启发,有的人你却不想听他的话音,油腔滑调,噪人两耳……
请以“说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全文不少于600字。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