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5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8/7

1.选择题(共3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Mg+O2 {#mathml#}_{#/mathml#} MgO2

化合反应

B

H2O2 {#mathml#}MnO2_{#/mathml#} H2O+O↑

分解反应

C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D

2KNO3+Ba(OH)2═Ba(NO32+2KOH

复分解反应

2.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3.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13分)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写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之前
①睡觉原本是我们每日的例行公事,10点睡觉7点起床,跟9点上班5点下班一样,属于我们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作息。可是,如今对于很多人而言,拥有一夜好眠竟然已经变成了一种极大的“奢侈品”。
②现在的我们经常就是这样的情况:白天很疲倦,总想打瞌睡,而到了夜晚,很小的声响也能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偶尔还会觉得呼吸困难;早上体力不支,不想起床,晚上却精神十足,难以入眠;可以说,浅眠、嗜睡、失眠、作息混乱、肢体抽动等睡眠状态都出现了。这不禁令人要问: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③如果将睡眠问题归结为枕头、卧床或者被褥不免避重就轻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睡稻草、睡大地、睡马路的人,一个个都睡不着、睡不久、睡不实,整夜都转辗反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色变亮。
④显然,物质不是偷走我们睡眠的元凶,即使不是替罪羔羊,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非常没用的帮凶,在睡眠问题的背后,一定还有更为隐蔽但也更为厉害的杀手。
⑤当我们越来越忽视早餐的重要性,而把自己的晚餐当成最为丰盛、最应该享受的宴会的时候,我们的睡眠就开始需要与自己的身体谈判了。我们的晚餐可以从6点吃到8点,但是最佳的睡眠时间却不能。
⑥晚餐时吃下的那些大鱼大肉,带着满身的油腻会在我们的消化系统里呆上比蔬菜和水果长得多的时间,即便我们的意念已经想安然唾去了,但是身体却不能答应。再加上饭前的酒精,饭后的浓茶、咖啡,它们也绝对不是省油的灯。那个时候,不是我们说想睡就睡得着的。
⑦当现代生活将我们的都市夜晚打造成休闲与娱乐的最佳时段的那一天起,我们的睡眠就频频地遭遇这个难以抗衡的敌手的袭击。当我们看到那些通宵达旦的电影院、KTV、足浴会所、健身房、酒吧以及棋牌室里人来人往的场景时,我们都不得不无奈地惊叹,现在的人们已经将一天中最好的入睡时点给了丰富的夜生活,而不是温馨的家,温暖的床。以放松压力为借口而大行其道的休闲娱乐,正悄然无声地吞噬着本应该属于睡眠的时间。
⑧当我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都市生活中不得不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紧张、烦躁和焦虑情绪的时候,没有哪个现代人可以将它们连同自己的衣服一起轻松地脱掉,然后毫无牵挂地躺进自己的被窝。
⑨睡眠已经变成了我们白天战斗时到底是输是赢的试金石。我们的神经已经开始习惯不分昼夜地思考关于成功、地位、名利和财富之类的人生话题。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我们不惜牺牲睡眠,将白日里的那些战斗的战线拉得更长。
⑩所以,在笔者看来,归根到底睡眠问题的实质正是我们自身无法节制的欲望。当我们在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而不能放下自己那颗世俗的心灵,而选择义无反顾地扑向火海的时候,我们的睡眠根本无力劝诫主人珍惜一下卑微的自己。
(11)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在面对生活的种种琐事之余,请关心一下自己的睡眠问题吧。否则,拖着疲倦的身躯,周而复始地混乱生活着的我们,终将得到睡眠的绝地反抗,而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质量。
(选自《余姚日报》2011年3月18日第6版,作者:小黑)
【小题1】标题“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是形象的说法,通俗的说法是   。作者把“谁”归结为三方面,分别是:人们忽视早餐,晚餐吃得不科学;  ; 。(6分)
【小题2】选文第①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4分)

【小题3】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请拟写一则关心自己睡眠问题的公益广告语。(3分)
链接一: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税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今午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链接二:国家心理卫生所刚刚结束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2%的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5.5个小时,初中生约为6小时,小学生约为7小时。这项调查还显示,超过50%的中小学生反映睡眠质量不好。 (《中学生睡眠时间研究报告》)

3.其他(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   A 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莫言的业绩,  B  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小题1】下面加点字字音或字义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谟业(mò)业绩(功业、成果)B.无愧(kuì)殊荣(不同、差异)
C.怨乡(yàn)崛起(突起、高起)D.诺贝尔(ruó)魔幻(神秘、奇异)
【小题2】在本段□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
【小题3】文段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不但 还   B.既 又   C.所以  因此    D.而  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