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569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0

1.选择题(共14题)

1.
(题文)雾霾是众所周知的环境问题,除了机动车辆的尾气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目前的第一大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C.电D.天然气
2.
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水资源总量较少 
②人口数较少 
③水资源前景乐观 
④耕地面积较大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能够有效缓解中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
A.减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的面积
B.大力开垦长江以南地区的山地
C.控制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D.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4.如图所示,小红在10s内用250N拉力过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6m,已知动滑轮的重量为50N,忽略一切摩擦和绳子的重量,那么

5.如图所示,小红在10s内用250N拉力过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6m,已知动滑轮的重量为50N,忽略一切摩擦和绳子的重量,那么

6.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东北多,西南少
7.
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8.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9.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10.
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11.
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①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调水③兴修水库④利用两极地区的冰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
读图,福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水域
13.
有关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再生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故人类可无节制的开发利用
B.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利用
C.石油、海盐、森林、气候属于可再生资源
D.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永续利用
14.
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读“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呼包银榆经济区”突出的资源优势是(  )
A.矿产资源B.耕地资源C.森林资源D.渔业资源
【小题2】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  )
A.航天工业、森林工业B.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
C.电力工业、钢铁工业D.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

2.解答题(共4题)

15.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 、B    和C    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      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1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山脉,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地区的用水需求。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甲是位于西北地区的青海湖
B.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它们因有黄河水灌溉而成为“塞外江南”
C.B河流是位于陕西省的汾河
D.黄河上游最严重的问题是“地上河”
(4)在图中填出“黄土高原”所在的大致区域    
(5)内蒙古自治区位于黄河的______(上、中、下)游,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河段,每当初冬和初春时节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试结合黄河汛现象的相关知识概括河流发生凌汛的条件是________。
(6)下列四条河流中的尼罗河、漏公河、长江和叶尼塞河,有凌汛现象的河流是________。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 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________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18.
(题文)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   
(2)我国种植业分布区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图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区。   
(3)我国种植业以________为界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