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3.
下列有关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西多高原、山地,以东多平原 | B.以西经济相对落后,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 |
C.以西人口密集,以东人口稀少 | D.以西交通不便,以东交通便利 |
4.
我国划分了34个省级行政区,它们位置有别,环境有异,你能进行准确定位,并判断它们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吗?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个省区的简称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四省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在③省广泛分布的农作物是( )

【小题1】关于四个省区的简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吉 | B.②——晋 | C.③——豫 | D.④——鄂 |
A.①②两省的河流无结冰期 | B.四省区夏季温差很大 |
C.①②③④均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 D.纬度位置自南向北的排序是②④①③ |
A.冬小麦 | B.水稻 | C.花生 | D.甜菜 |
6.
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和四川盆地的成都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但两城市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两城市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 B.两城市地表形态不同 |
C.城市地势高低悬殊 | D.两城市受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
8.
【小题2】上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西高东低 | B.东高西低 | C.中部高四周低 | D.中部低四周高 |
A.四川盆地 | B.横断山脉 | C.巫山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10.
下图是我国2009年和2018年能源消费结构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
B.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 |
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减少 |
D.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 |
20.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
C.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
D.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
2.解答题- (共5题)
22.
如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省简称________,此处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
(2)南 水 北 调 中 线 工 程 南起 __________水库,北至__________市。
(3)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程依次经过了________和 ________两类干湿地区。
(5)冬春季节,黄河在P处可能会出现________现象,可能会泛滥。

(1)图中M省简称________,此处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
(2)南 水 北 调 中 线 工 程 南起 __________水库,北至__________市。
(3)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程依次经过了________和 ________两类干湿地区。
(5)冬春季节,黄河在P处可能会出现________现象,可能会泛滥。
23.
“一带一路”倡议包括陆上和海上两个方向,倡导我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长江三角洲是长江等河流与________、黄海的交汇之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之乡”。
(2)古老的________运河,沟通了“长三角”地区与北方地区,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时至今日,优越的地理条件使________成长为我国最大的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________(填土地利用类型)。
(3)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南北海运中枢,通过________联运可通达祖国内地和世界各地。
(4)“陆上丝绸之路”通道上的塔里木盆地,深居________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属于________(干湿地区),主要是________(填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发展________(农业)。


(1)“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长江三角洲是长江等河流与________、黄海的交汇之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之乡”。
(2)古老的________运河,沟通了“长三角”地区与北方地区,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时至今日,优越的地理条件使________成长为我国最大的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________(填土地利用类型)。
(3)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南北海运中枢,通过________联运可通达祖国内地和世界各地。
(4)“陆上丝绸之路”通道上的塔里木盆地,深居________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属于________(干湿地区),主要是________(填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发展________(农业)。
24.
读影响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

(1)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50度,按五带的划分大部分领土在 ________带。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把受________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 _____洋。
(3)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4)冬季,我国盛行偏______(南或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灾害性天气)。
(5)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50度,按五带的划分大部分领土在 ________带。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把受________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 _____洋。
(3)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4)冬季,我国盛行偏______(南或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灾害性天气)。
(5)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__渔场,② __________盐场。
(2)海域名称:③_________,④ ________。
(3)海域名称: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4)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①处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是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__渔场,② __________盐场。
(2)海域名称:③_________,④ ________。
(3)海域名称: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4)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①处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是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6.
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畜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牦牛等牲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中A处是 ___________ 山,B处是 ___________ 河,C处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____________牧区,D处是我国三大林区中的_____________林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南部沿海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花生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 平原,油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平原。
(5)我国东部种植业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
(6)无论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地居民供应禽畜产品,其生产布局主要受 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7)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2)图中A处是 ___________ 山,B处是 ___________ 河,C处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____________牧区,D处是我国三大林区中的_____________林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南部沿海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花生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 平原,油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平原。
(5)我国东部种植业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
(6)无论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地居民供应禽畜产品,其生产布局主要受 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7)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我家住在西南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林业的发展 |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应发展为全国小麦主产区 |
C.我家住在南方地区,这里河湖密布,适合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