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54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5/8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
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6分)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6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1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观察以上两幅地图判断,它们指的是哪两场战争?
(2)请结合所学历史及时政知识分析这两场战争发生的原因。
(3)两场战争反映了当今国际政治形势的哪些特点?
(4)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后,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伦敦、巴黎和罗马街头也出现了示威游行。1919年3月22日,威尔逊的密友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匈牙利刚刚屈服。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材料二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W.F.B.杜波伊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一战后的欧洲出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出现?
(2)材料二中的“非凡预测”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预测”的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我们应当怎样评价一战后“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2.单选题(共29题)

5.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A.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6.
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7.
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8.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包括
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
B.欧洲列强的干涉
C.改革的措施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D.连年战争的影响
9.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
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
10.
对于秦国来讲,商鞅变法起到的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11.
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自由劳动力充足
B.国内市场扩大
C.政府政策支持
D.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12.
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13.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推行重农抑商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
14.
“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
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
15.
王安石的新法被废止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最高统治者的变法态度发生动摇
B.新法推行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新法遭到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D.王安石迫于社会的压力而被迫离职
16.
下列关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因上,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
②没有出现过暴力冲突
③二者的斗争直接促成了梭伦的改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17.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
18.
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下面展示的是其中一张调查表,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俄国在位沙皇
B.当时的俄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
C.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仍代表地主的利益
D.1861年改革保留了封建的残余
19.
当日本幕府统治陷入危机,而又出现了西方侵略的时候,尊王论和排外论相结合,形成了“尊王攘夷”的思潮。“尊王攘夷”运动在政治上主张
A.协助幕府抵制外国侵略
B.推翻幕府统治,还政天皇
C.尊崇天皇,抵御外国侵略
D.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20.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
梭伦注重在制度上和社会风气上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
①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②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③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
④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
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设立译书局
D.废除科举考试
23.
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
科举制改革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北宋科举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
B.为地主阶级各阶层入仕参政提供了条件
C.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权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5.
德、意、日法西斯兴起的社会根源不包括
A.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C.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
D.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
26.
以作战时间长达八个月、战况惨烈,每一座房子、每一个街道都成为德军的坟墓而著称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B.阿拉曼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27.
中东问题具有复杂性,下列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是
A.领土之争和石油资源之争
B.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
C.大国插手和地区霸权主义
D.贸易之争
28.
二战后初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美苏两分天下
B.美苏战时同盟
C.美苏和平共处
D.美苏争夺霸权
29.
下列关于一战前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需求
C.为世界规模的战争创造了条件
D.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二战后才开始应用
B.为战后的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C.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的诞生有联系
D.交战各国为克敌制胜而发展科学科术
31.
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自己购买武器,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
①表明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违背了其宗旨及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
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斡旋下,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启动的前提条件是
A.埃及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B.阿以双方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C.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D.以色列同意巴勒斯坦国将耶路撒冷作为首都
33.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了两次战役的胜利。其主观原因是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
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
④中朝人民的正义抗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选择题(共5题)

34.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P(X>﹣2)=0.9,则P(0≤x≤2)=(   )
35.我国公民非诉讼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方式   (   )
36.为什么人类文明最先出现于大河流域?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3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点的坐标是(  )
38.

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面积将扩大{#blank#}1{#/blank#}倍;按不同的比值放大,所得的图形中,长与宽成{#blank#}2{#/blank#}比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